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系手机再度入华应靠服务打市场

(2012-03-12 06:44:23)
标签:

科技

日系

中国市场

中国电信

京瓷公司

杂谈

分类: 日本天天“蒋”

——日本天天“蒋”(3月10日篇)

在如今炙热的中国手机市场,任何新品发布都会成为重大新闻,引来众人关注。

新年伊始,日本京瓷公司联合中国电信推出了全球首款“双屏Pad智能手机”KSP 8000。日系手机再度入华应靠服务打市场智能手机结合平板电脑的跨界设计理念、双屏多任务的操作模式,以及日系产品特有的完美工艺,都使得这款手机在众多同质化的产品中格外醒目。

其实,与其说KSP 8000新颖别致的设计引人瞩目,倒不如说是京瓷公司重返中国市场的举动让业界为之一动。它被视为一个明显的信号——当年“败退”的日系手机在中国看到了重振的希望,正在伺机夺回失去的市场。

想当初在中国,日系手机也曾有风光的时候,凭借技术优势叩开中国大门的日系手机拥有大批消费者群体。但是,和所有在华日企一样,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不足,让日系手机付出了沉重代价。由于业务决策者都远在日本国内,负责在华销售的高管也由日本人担当,面对中国市场的复杂多样性,市场决策环节冗长,极大地限制了日系手机的市场灵活性。产品相对单一、价格缺乏竞争力、市场渠道把守失利,最终导致日系手机集体丧失了中国市场的话语权。2005年,东芝公司率先退出中国手机市场,随后索尼、三菱、NEC也逐渐退出。2008年1月,最后一家日企京瓷也告别中国市场。

时隔多年,如今的中国手机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产品种类丰富齐全,而且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诺基亚、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品牌强势拼争中国市场,国产品牌阵营也异军突起。据中国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诺基亚、三星、HTC、摩托罗拉和苹果占据着前五位,几乎垄断了中国手机60%的市场份额。在此紧张的局面下,日系手机能够出奇兵,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吗?

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手机市场上,一批国际知名大品牌手机虽然风光无限,但其背后也潜伏着多重危机。比如:销售和配送渠道混乱、售后服务网点少、维修过程缓慢复杂,等等。一些品牌手机虽然靠不断降价吸引众人眼球,但维修费用居高不下。还有不少智能手机里虽然内置了许多软件,但对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工薪一族来说,实用性不强,操作也过于复杂。特别是不少厂商一味只顾设计生产外形精巧别致的新手机,以此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却忽略了中老年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如此说来,日系手机实现在华业务反身,不是没有机会。关键是,要在坚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依靠耐心细致的服务打开中国市场。

首先,日系手机不断在华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也要加强本地化生产。这样可以不断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同时,充足的配件供给也使得售后维修服务方便快捷。

其次,京瓷公司此次来华时表示,要加强与中国电信部门的合作,希望少走弯路。但是,日系手机携手中国电信,不应只是依靠中国电信的招牌推广手机,更应该充分利用日本国内的运作经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

比如,日本手机厂商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让居住在不同区域的老年人愉快地沟通交流,消除了生活中的孤寂与烦恼;还有,日本手机运营商经常利用短信方式预报灾害信息。随着中国社会也趋于老龄化,诸如此类的生活服务信息将有极大的用户需求量。日系手机完全可以依靠在以往积累的经验,在此服务领域大做文章,巧做文章。在服务中赢得中国市场。

最后,日本厂家完全可以依靠在华建立起来的家电销售体系,把家电销售与手机服务联系起来。让中国消费者在享受日本家电产品的同时,也体验到日系手机良好的服务功能。将“日系”概念注入人心。

总而言之,“日系手机”只要拿出自身关键技术,加上贴心细致的服务,深耕细作中国市场,就一定能够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迎来自己在华市场的“第二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