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鳗鱼雷锋日本财经 |
中国,如今一年一度“3·15”。有人担心“3·15”慢慢会像“3·5”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样,雷锋每年在那一天来,也在那一天走;“3·15”的消费者维权问题,也是在这一天得到重视,然后在这一天也就结束了。我相信,不会的,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与道德精神教育毕竟还有不同之处。
一位朋友问我:日本有没有像“3·15”这样的日子?我自认为到日本的时间较长,比较了解日本,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说:“没有!”结果,我错了,一查资料,像中国“3·15”这样的日子,是确定在5月30日的。这一天,被称为“消费者之日”。但是,我要说,日本每年的这一天并没有像中国的“3·15”那样搞得声势浩大,没有那种各种媒体的集中曝光,也没有那种企业面临此日时的危机感,而是平稳和谐,与往日依然。从这种静谧之中,可以感受日本消费者已经不必为权益去大声疾呼了。
也许有人会问,日本是不是不存在消费者权益问题了?我说,不是,日本社会依然存在消费者权益问题。比如,有的销售鳗鱼的商家,把中国产的鳗鱼换上“日本产”的商标,卖一个高价钱,因为“日本产”三个字意味着“价高质优”,他就从中进行欺骗。当然,在这里我还想多说一句,“中国产”商标被人换成“日本产”商标的时候,我心里也有一种“得意”,因为这种做法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产品质量的提高。话说回来,还有的商家在“赏味期限”上做文章,延长或者更改这个日期,被媒体曝光以后,商主落得自己上吊自杀的结果。时至今日,我还没有听说中国哪一位缺德坑害百姓消费权益的商家有自杀的呢。在日本,产品出现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质量问题,如果是技术因素上可以得到谅解,如果是认为故意弄虚作假,这个企业的末日就临近了。
看着日本发生的种种事例,我在这样想,当企业商家的产品质量与企业商家拥有者的生命真正连接在一起同生死共存亡的时候,消费者权益得到真正保护的日子也就到来了。(写于2010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