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时50年,夜郎天书即将面世

(2024-12-27 14:42:01)

历时50年,夜郎天书即将面世

 历时50年,夜郎天书即将面世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经50年,寻回了遗忘千年的夜郎文明。为使50年来寻找遗忘千年的夜郎文明的资料不致散轶,方便查阅,用两年时间编了《夜郎天书》,由当代中华杂志社出版,定于2025118出版发行,作为编者,我有责任向读者对该书的由来、目的、内容作简要介绍:

一、《夜郎天书》书名的由来

宋代胡宏《胡子知言·好恶》:“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 其生不穷。”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各民族中都有传说。而在 蒙正苗族中不仅是有传说故事,而且至今在民俗活动的事象中还传承着伏羲 女娲的“活态”文化。传说蒙正文化源流在伏羲山,由于年代久远大家都遗忘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竹王后裔们就开始寻找。一是从史书记载上寻找﹔二是在民间文化传承中寻找﹔三是到山上寻找。从2005年至2009年用了5年时间才在伏羲山彭家院找到这块巨石,材质为磨刀石,表面平滑,长2.8、宽2.2、厚1.3,约6.16平方米,约重18吨。古人镌刻在大石上均为图案符号。历经16年才破译。大石上的图案符号赓续载体在蒙正头饰、服饰、裙饰上﹔在习俗上。因大石上古人镌刻的均为图案符号没有一个汉字,故称“天书”。

《夜郎天书》由静态和动态两部分组成,静态部分是伏羲山古人镌刻的石刻图案符号;动态部分是天书上图案符号赓续在蒙正服饰、习俗、祭祀中传承至今。因都是图案符号,故称“天书”

二、编《夜郎天书》的目的。

50年找回了被遗忘的夜郎文明,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喜事,但现在族人中大多不知道;二是现蒙正传统文化面临失传。因现在年青人大都在外打工,民族服饰都不穿了,语言有的不讲了,民族乐器不会吹拉了;三是现在40岁以下的妇女都不会绣花了;四是农村也不摆历史故事了;五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外一些收藏家到蒙正苗寨收古懂,大部分古装、银饰等都卖掉了!是卖掉了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如不引起重视,以后要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到国外博物馆去看!

为寻回遗忘千年的夜郎文明,历经了50年,足迹走遍了蒙正苗区,拍摄了大量的人证物证图片,把我所做的事按内容编成书,目的是方便查阅和保存,给后人留下印记

三、夜郎天书的收编内容

()、天书内容有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

夜郎天书分编目第一篇寻找遗忘的文明;.第二篇.夜郎天书破译;第三篇、.夜郎天书15个图形符号;第四篇丶天书赓续载体;第五篇.蒙正民俗赓续载体;第六篇﹑考察参观天书;第七篇  夜郎天书研究;第八篇 夜郎王自制王印落定镇宁;.第九篇  重建竹王祠程序;第十篇、蒙正尊孟获为祖;第十一篇、夜郎竹王节;第十二篇、伏羲女娲首次祭典活动;第十三篇丶非遗传承保护活动;第十四篇  两次现场指认赓续载体活动;第十五篇  给四祖安了牌位;第十六篇 文化赓续传承举措;第十七篇 赓续活动;第十八篇  夜郎之争到不争。共18675目,全书图片共1458张,文字70余万字。

()附录部分

1汉民族迁入伏羲山附近的时间;2、清朝时代江西人大规模移居原因3、伏羲山附近汉族迁入的时间4、 江龙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族迁入的时间5、江龙民众送的一块“辉廉北斗”木质金字大匾 6、镇宁江龙解放初期几件大事轶事7、江龙三黄8、地委书记,不忘救命恩人!9红军长征过江龙住蒙正苗寨的史话10蒙正苗族五事11蒙正中三祖的传说12伏羲山民间传说故事13. 广西教授:夜郎人一种乐器高低音见证了古人的智慧14. 蒙正人乐器乐谱。15. 伏羲山石刻天书图组摆布图。

四、图片资料的搜集方法

50年前我先后在县政府、县人大和县政协工作,资料的搜集都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忙里偷闲做的业余工作。其搜集的方法是:一是参加的会议留意拍照;二是利用星期天自己坐班车下乡调研拍照;三是请知情人到家座谈拍照;四是见到有关的图片把收藏起来。时间一长就积累了上万张照片。

天书图片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图片是我亲手拍照的,少数是搜集和从网上下载的,在此特作说明。

五、引用文章均标明来源刊登报刊和时间。

六、上该书图片均为参与活动的人和事。

七、天书50年图片拍摄回眸: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是无法拥有,只能是经历。我在工作中拍摄的蒙正苗族图片资料,转眼已有50年,真是时光如白驹过隙,人生短暂,在个人的一生中已接近尾声。回过头来看,在这50年中,资料中各个年度参加各种活动的蒙正苗族老少。有的当年是老年人,现已作古多年;有的当年还是年青人,现已成了孙子的爷爷;有的当年参加跳舞的小姑娘,现已成了母亲和到省外打工。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已作古,有的已变老,有的已长大,不管怎么变,但还是参加各种活动的蒙正苗族老少,均在不同场所、不同角度留下了自己各个年龄段的影像没有变,各自当年的容貌没有变。为使图片资料不致遗失,我把这些资料编进天书。

八、未完成的天书﹙之二﹚

我在伏羲山发现古人镌刻不认识的石刻图案符号大石有5个,现只破译一个,还有4个的图案符号未破译,故这次编的这本叫《夜郎天书》﹙之一﹚。以后破译的可续编﹙之二﹚、﹙之三﹚,﹙之二﹚、﹙之三﹚工作可能在我的有生之年完不成了了!古人留下的文化之谜由后人来做了!!

九、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是该民族文化积淀、道德素养、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对内具有强大的聚合力,对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现在蒙正苗族年青人都外出打工,本民族的服装都不穿了,语言有的也不讲了,民族的乐器也不会吹拉了,民族的习俗年青人大都不懂了。如果这样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蒙正苗族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将没有了!!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就没有发展的灵气和方向。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等于就失去了灵魂;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蒙正千百年来刨造的传统文化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丢掉,不仅是自身的悲剧,也是人类社会的损失,我们将有愧于祖宗。我之所以把搜集到的蒙正苗族赓续传承千年的竹王崇拜、婚俗、丧俗、节庆、祭祀等按内容程序编入天书书,目的是给后人留下影记,这是我的初衷

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是“作茧自缚”: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历经了50年,寻回了遗忘千年的夜郎文明,凝着夜郎族人几代人的心血,最早参加寻找的老人大多已作古,对他们表示缅怀!对关心支持寻回遗忘千年的夜郎文明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族人同胞表示感谢!

《夜郎天书》究竟有没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由于水平有限,错漏难免,望读者不吝赐教。

历时50年,夜郎天书即将面世

 杨文金

202412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