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夜郎不了情!

心系夜郎不了情!
昨天下午,安顺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贵州民用航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原安顺招商局重庆分局局长苏恩海到镇宁江龙竹王文化活动场来看望我。苏恩海原是镇宁县委宣传部长,对镇宁夜郎竹王文化了解和重视。镇宁夜郎竹王文化是在他的关心支持下宣传出去的,竹王节活动场也是他选的点搞起来的。
2010年后他调市里工作已12年,但他一直在关心着镇宁夜郎竹王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昨天他来到活动场看我,我们共同回首往事,交谈了夜郎文化的保护、开发。
一、厘清了三件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我说:我研究夜郎文化已47年,首先没有想到会做这么大,现在我们民族中传承的历史文化三件事都厘清了。一是竹王,二是孟获,三是伏羲文化。
首先我是研究竹王文化,我是从政的,文化也不高,提到写文章都害怕。因我在1972年就举行了供竹王偶像仪式(时任革利公社书记)。1975年(时任江龙区区长)就提出竹老祖宗是人还是神?蒙正苗语称竹老祖宗叫“尤缀”,经过28年的研究,专家认可民族认同“尤缀”就是夜郎国的第一个夜郎王(竹王)
第二个是研究三国文化。蒙正苗族祭供的祖宗有两个,一个叫“尤缀”供在家里,一个叫“尤抄”供在寨边路口上端。“尤缀”竹王搞清楚了,但供在寨边的还有个叫“尤抄”,至今每家每户祭祖都要祭到“尤抄”,“尤抄”是什么人呢,经查史书和蒙正有识之士共同探讨研究,孟获是苗名苗语,孟为父名,获为子名;成人名叫获抄,即“孟获•获抄” 。“尤抄”是尊称。
第三是研究伏羲文化:蒙正苗族在举行用母猪供竹王仪式中由祭师做,有一个必做的程序追根溯源,伏羲姊妹制人烟追根溯源祭词,只是民俗祭祀活动。2009年在蜂糖山发现古人刻在大石上有伏羲女娲坐在大噟背上图形与祭师们唱的祭词相同。经蒙正祭师王正明、杨兴富等现场看后说:“我们做的伏羲姊妹制人烟追根溯源祭词的根据找到了”。关于伏羲女娲在蒙正苗族中不仅是有传说,有祭词,而且还发现了有古人刻在大石上的图案符号。
我对苏恩海部长说:现在这里的夜郎竹王文化、三国文化、伏羲文化均厘清了,有史载,有遗址遗物,有民俗传承。开发后景点多,游客来没有两天游不过来。现定位:“夜郎竹王历史文化景区”(夜郎竹王文化、三国文化、伏羲文化) 。
最后我给苏恩海部长说:关于“夜郎竹王历史文化景区” 保护开发事是政府和商家的事了。
二、我要做的是编写四本书
-
我说:现在我们研究参考有根据价值的史书《三国志》等是西晋时史学家陈寿撰写完成的‚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后多次被贬,晚年在家著书。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陈寿病逝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人上书说:"从前汉武帝下诏令说:'司马相如病危,可派人去取回他的著作。'使者得到了司马相如遗留的书籍,内中谈到帝王祭拜天地一事,武帝大为惊奇。臣等认为,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书中多有劝诫之言,阐述前人的是非得失,对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尽管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质朴实在,恳请陛下采录其书。"惠帝于是诏令河南尹、洛阳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才有现在的史书《三国志》等。
陈寿病逝65岁。我今年已77岁、趁头脑还清醒,现在要做的事是写四本书。一是巜蒙正与成汉国渊源》;二是巜夜郎竹王》;三是巜孟获》;四是巜伏羲女娲》。不编造,根据史志记载和民族中民俗传承、现遗存的古遗址遗物和我们所做的工作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印记,这是我的初衷。
苏恩海部长说:“在你老人有生之年能完成这四本书,将是给后人留下的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