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和“失”
在这个世界上,人是分层、分群、分类的,高低贵贱、穷富尊卑,个个不同。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基础、自有不同的背景、自有不同的经历,从而也自有不同的需求、自有不同的追求,必然会导致对同一件事情从各自的角度得出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评判,所谓“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比如,天上突然掉下来两个大元宝,一个砸在富翁的头上,一个砸在乞丐的脸上,把富翁的头砸了个大包,将乞丐的头砸得鲜血直流。富翁大恼:今天真倒霉,天降横祸,挨了这么一下!乞丐则大喜:今天运气咋这么好啊,白白捡了个大元宝?——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感受的得失差别是相当大的!
比如,从一“核心部门”平级调动到一“边缘单位”。一个性格狂放、喜欢热闹的人会因由原来的一周14次聚会变得14周没一次聚会而沮丧,心里面觉得损失大了;而一个性格内敛、喜欢清静的人却会因现在14周没一次聚会替代了原来的一周14次聚会而窃喜,心里面感觉好处大了。
两个人同时得到了上司的口头表扬,又几乎“被募捐”了口袋里的万元钞票。重名誉、看“长远”的那位很可能会兴奋不减,心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区区万元钞票与受领导赏识相比,不足挂齿,顶多劝自己一句“破财免灾”;而重实惠、看眼前的那位则可能懊恼至极,一句不当吃、不当用的表扬话,换去了实实在在的百张百元大钞,感觉上好似是“捉住个虚恭,错过了大粪”,买卖可赔大了。
一般情况下,人们身上越是缺少什么,对什么越是期待;越是拥有什么,对什么越是轻视。他本来就缺少的东西失去或仅仅是没有再得到,其“失”的感觉会成倍地加大;而已经拥有的东西又得到了,其“得”的感受却不会等比例地增强。同样,他本来缺少的东西得到了或仅仅是没有失去,其“得”的感觉会成倍地增大
;而已经拥有的东西没有再得到或稍有失去,其“失”的感受却不会同比例地增加。
所以,遇到某件事情,当别人的看法和应对方法与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方法不同的时候,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也许自己认为最佳的处置方案在人家那里并非最佳,而自己认为很“傻”的想法,倒是人家头脑中可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蓝图。
人人心里有本账,人人都会打“小九九”。明白了这一点,也许对别人的误会和嘲笑就会少一些,而敬重和理解就会多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