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Z记忆》幸运的穷孩子

(2023-01-08 06:37:32)
标签:

阿z

记忆

历史

文化

分类: 《茶余饭后》

《阿Z记忆》幸运的穷孩子

《阿Z记忆》•幸运的穷孩子

    阿Z记忆中,自己的命不好,而又很好。
    说阿Z的命很好,是因为早年父母仙去后,长他没有几岁的哥哥们很细心地呵护着他,真有“长兄如父”的味道,阿Z生活上并没有受到难以承受的苦难——虽然记忆中的主食多是地瓜干粉碎后的白面和水捏成窝头样蒸出来却黑亮黑亮的东西,阿Z戏谑地叫它“猪肝”,可吃在嘴里一点儿香甜的味儿也没有,而且特不撑饿,肚里塞进去好几个,不到半晌又“咕咕”叫了,心理上也没有受到难以弥合的创伤。
    说阿Z的命很好,是因为作为“孤儿”,左邻右舍的叔叔大爷婶婶大娘们见他都没有另一种眼神,虽有极个别的男女有意无意地对自家的孩子说上一句“少和他这个没爹的孩子在一块玩儿”,但记忆中的绝大多数乡亲是慈爱的,给予了他其他父母健在的孩子们所没有得到的关护和爱怜。
    说阿Z的命很好,是因为遇到了一个人间最慈祥的奶奶。记忆中,年过古稀的奶奶身板很好,除耳朵有点儿聋,连眼睛都不花,80多岁的时候还能将细细的线头塞进小小的针鼻儿;一双小脚,走路从不拄拐杖,跺得地面“咚咚”的,到离家十几里远的娘家,半天就能来回。从收养了阿Z起,奶奶让他睡在她老人家的被窝里,给他做饭烧汤,关怀照顾的不亚于亲娘。像铬铁一样铬在阿Z记忆中的,是一年初冬,70多岁的老太太连用了好几个晚上,自己剪、自己缝,给阿Z做了一身夹裤夹袄——有表有里,中间没有棉花的衣裤,穿在身上非常得合身可体,邻居们谁见了谁说“漂亮”。老天有眼,老太太高寿,活到百岁,因不小心摔了一跤,脚部骨折,睡在炕上半年,无疾而逝。中间阿Z虽回去拜访过几次,也捎回去过老人家爱吃的点心,可她老人家去世的消息,却是后来才知道的。问起家人,说是“你离家远,又怕影响你的工作,所以商量着就没有告诉你”。疼自己爱自己的奶奶,生前没有得到自己太多的报答,逝后也未能在灵前放声地哭上几声,阿Z终生遗憾,遗憾终生!
    说阿Z的命很好,是因为摊上了一个天底下难找的好叔叔。那叔叔在父辈年龄最小,大阿Z20多岁,长得一表人材,只因家穷,加上十几岁时爷爷就走了,留下他和寡母相依为命,哥哥们也都成家另过,无心也无力操持他的婚事,拖着拖着,年龄就大了,一辈子也没有成家。小叔叔不仅长得英俊,而且极聪明,写得一手好字,曾手抄过山东快书《武松传》,时不时地站在街上说给乡亲们听,还当了好多年生产队长呢!小叔叔心眼好,脾气也好,和阿Z像“哥们儿”一样,说说笑笑的,从来没有训过阿Z,更别说打了,在阿Z外向性格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不小的影响作用。离开家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奶奶去世后,小叔叔一直是阿Z心中最牵挂的人之一,每次回去,都要把他叫到一起吃饭,还总会悄悄地塞给他一些钱,当初是三十二十,后来是三百二百。后来,年逾古稀的小叔叔无疾而终,阿Z又匆匆地赶回去,见了他最后一面,很是滴了一些眼泪,还花钱给他买了副“寿材”,入土为安了。
    说阿Z的命很好,是因为赶上了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嫂子。嫂子大阿Z不到10岁,长得漂亮,记忆中是周围十里八村都知道的“俊媳妇”,娘家爹又是吃“国粮”的,经人介绍成了阿Z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大哥的对象。也许是缘分天定,连面都没见过,嫂子就对哥哥铁了心地相随,面对家庭的反对,竟以“绝食”相抗——最后她胜了,成了阿Z的嫂子。记忆中嫂子是挺着大肚子从部队回到老家的,不仅给阿Z生了个侄子,自此阿Z便开始了新的三人之家的生活。嫂子漂亮,心也好,很知道疼阿Z;小侄子聪明,跟阿Z很投脾气,可以说是阿Z一手带大的。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当时哥哥在部队,作为“军属”,生产队不核算阿Z全家的工分,一分没有也“吃平均数”,记忆中倒没有太多的出大力的时段。后来哥哥转业到了青藏高原,后来嫂子随了去,再后来和两个儿子一起转了“非”,在那儿安家了。目前,哥哥、嫂子退休,两个孩子先后成家立业,相继给他们生了孙女、孙子,乐享天伦着。
    说阿Z的命很好,是因为上天赐给他天上人间最好的姨母,亲娘一样——比亲娘还要亲娘——疼他爱他。那时姨家也穷,大小四个孩子,加上阿Z五个,每年的吃喝都让她犯愁,靠姨父“拉脚”挣几个外快贴补家用。记忆中姨父身体好,常常人拉着板车,步行往返省城,近500里路,给供销社拉回些日用品,挣三元两元的脚力钱,路上的花费却极少,往往是自带着窝头,在茶馆花1分钱买上碗开水泡泡就是一顿,来去四五天也花不了几毛钱。姨母好,姨父也好,从没有对阿Z有过丝毫的外待,和表兄弟们闹矛盾了,挨骂挨打的总是他们。阿Z的高中两年、复读一年,都是在姨家过的,那是阿Z记忆中很阳光、很充实的几年。成人之后,阿Z心里始终装着亲娘亲爹一样的姨母姨父,总是寻找机会或创造机会报答老人家的养育之恩——或回去看看他们,或把他们接到城里住一段时间,一听说他们闹病心里就发毛,每年春节前都要给他们寄回一些钱去。后来,60多岁的姨母走了,姨父80多岁也走了,老家那边阿Z心里挂牵着的人差不多都走了——为此,阿Z常常禁不住流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