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上漫步

标签:
鼓浪屿e3林巧稚台湾小吃妇产科学杂谈 |
分类: 边走边看 |
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乃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苏曾屯兵于此,日光岩上尚存水操台、石寨门故址。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13个国家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人贩子纷纷踏上鼓浪屿,建公馆,设教堂,办洋行,建医院,办学校,炒地皮,贩劳工,成立“领事团”,设“工部局”和“会审公堂”,把鼓浪屿变为“公共租界”。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兴建住宅,别墅,办电话,自来水事业。1942年12月,日本独占鼓浪屿;抗日战争胜利后,鼓浪屿才结束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历史。
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鼓浪屿还是“建筑博览馆”,许多建筑有浓烈的欧陆风格,古希腊的三大柱式陶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各展其姿,罗马式的圆柱,哥特式的尖顶,伊斯兰圆顶,巴洛克式的浮雕,门楼壁炉、阳台、钩栏、突拱窗。争相斗妍,异彩纷呈,洋溢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大家一起吃完午餐,回到旅店稍做休息,下午我们就前往鼓浪屿了.
码头对面有个台湾小吃街
来厦门的途中,领队就介绍以前有2个驴友从街头吃到街尾,好吃的东西特别的多.
从鼓浪屿返回的当天晚上,我们计划去这里宵夜,结果就是:我们从街头走到街尾,又从街尾走到街头,居然什么都没吃着.
不是没东西吃,而是我们对那些食特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
在珠海,去过体育中心美食的朋友应该了解的哈,情况差不多.
这就是上鼓浪屿的码头了,正值周六,又逢暑假,游客特别的多
来回船票是8元/人
轮渡的班次很多,很快我们就上船了,一楼人特别多,所以我们选择上二楼,虽然每人要多收1元,但不会拥挤,有位置坐的机率也大,还能够拍到更多的照片.
这是在船上拍对面的建筑
5分钟的时间很短,很快就下船,这就是岛上有名的钢琴码头,是不是很像一座钢琴呢?
我们上岛的时间有限,主要就是找吃的,所以先跟随厦门的海螺到处转悠了一下,看看岛上风格不同的建筑吧!
岛上的建筑太多,各种故事也多,小潺我是听了又忘,所以不作介绍了,自己看呗!
建筑风格很有特色,所以上岛拍婚纱照的新人们,小潺也帮这对幸福的新人来一张吧!
错过了厦门的凤凰花开时节,真是遗憾!
满树的绿叶,隐隐露了几朵迟开的花
凤凰花啊凤凰花!
这里好像是教堂,小潺我没兴趣,自然就没进去参观喽!
这里不知是什么建筑,看到一大堆人往里走,我们又不想动了
喜欢蓝天下的白色建筑,视觉上特别搭调哈!
又看见一对新人在拍照,祝福他(她)们吧!
远处是日光岩吧!
感兴趣的朋友们跟着海螺爬了上去,我们嫌晒嫌热,找个阴晾的地方休息一下,随后就找吃的去啦!
吴伯冰棒,多种口味,任人选择
这是林巧稚的纪念馆
林巧稚( 1901年12月23日-1983年04月22日),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
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出生于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今厦门市),厦门人。
火热的鼓浪屿岛上想拍出一张无人的照片,真是困难呀,瞧,这张,真是难得的一张.
烈日当头,在林荫小路上慢慢行走,真是惬意啊!
接着我们就去饱餐一顿,品尝了厦门一些有名的小吃,吃完继续散步,这是途中碰到的几家小店
从岛上回来已经是傍晚,找个车先把买的东西先放到酒店,然后又坐公车去中山路(话说厦门打车真是不好打啊,太近了人家不愿去).
晚上10点多准备从码头打车回酒店,,结果,司机们一听地方,估计嫌太近(10块大洋),个个都拒载,公车又等了半天等不到,有些班次可能都收工了.
差点都想靠咱们的11路回去了,好不容易抓到一辆蓝牌车,漫天要价,最高的居然要50块大洋,坑人啊!
最后以30块大洋成交,终于回到了.
这件事让我对厦门的印象大打折扣,在珠海,绝对没有拒载的事(除非是交班,司机也会事先说明).
好啦,平静心情,睡个好觉,为第二天养精蓄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