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棉花开

(2011-03-22 11:18:43)
标签:

杂谈

分类: 边走边看

 

 

 

昨天天气不错,原本天气预报说下雨的,结果艳阳高照,春季里难得的一个好天气,不想呆在家里,约了豫北汉子一块去拍木棉花。

 

珠海木棉花最密集的地方莫过于桂花路了,为了找个高点,我们进了一小区,跟保安打过招呼就进去了。

 

春天的天气真是多变哪,一会阴一会晴,弄得这花也有明有暗,嘿,这也是一道风景哦!

 

看小潺在用豫北汉子的大炮,怎么看都像在看望远镜?木棉花开那镜头真沉,不是小潺用得习惯的,咱还是用自己的长焦吧!

 

五点来钟的时候,拱北方向的雾气越来越重,天空也暗了下来,我们不得不收工回家。

 

很喜欢木棉花的花语: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木棉花开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木棉花开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来自百度上的介绍:

 

木棉花是广东的特产,是广州的市花,五片拥有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饭碗那么大,迎着阳春自树顶端向下蔓延。木棉花又称英雄花,连它的坠落也分外的豪气,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一声落到地上。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别尘世。

 

烽火源自于南越王赵佗,他以满树红花似烽光而得名;古贝源自于梵语Karpassa的音译;吉贝相信源自于南洋土语Ceiba的音译,此名称原指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因形状相似故而混淆;琼枝之名则指木棉于海南(琼)岛生长的树木因而得名。

在森林中木棉树的顶头往往超越其他树木,故被称之为英雄树。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岭南

 

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

 

木棉花较大,色橙红,极为美丽,可供欣赏。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每年旧历二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观者达数千人,场面热闹,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庙古木棉花歌》颂之。现在南海神庙仍有两棵古木棉,久经风霜,挺拔依然。

 

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

 

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1959年,广州市长朱光撰《望江南·广州好》50首,其中有“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之句。

 

 

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宋·杨万里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宋·苏轼

 

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宋·刘克庄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复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清·屈大均《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清·屈大均

 

木棉花的花语: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因为木棉花通常在3、4月份开花,所以4月11被定为木棉花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