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不吃米

(2010-05-08 14:30:29)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说

你看到这个标题后首先会在脑海中掠过这样一个念头:这一定是虚妄或无厘头的伪命题,否则大抵属于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无稽之谈。然而我却可以真切地回答:否!这绝非是出于本人异想天开的杜撰,这确实是一件再真实不过的平凡佚事。在现代人看来,这里所叙说的故事或许有点荒诞和不可理喻,和当年聆听老红军讲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嚼草根故事的传统教育更不可同日而语,但那只是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塞外的区区一件小事........

                      鸡不吃米

 数千公里的行程是由搭乘火车、汽车、毛驴车和徒步等多种组合方式完成的,经过如此这般辗转复辙的折腾后,小谭终于从江南水乡弄回沉甸甸的一袋大米。当他风尘仆仆地回到苏木,刚一迈进家门后便一头栽到在炕上,

 他像驴喘息一般深深呼出一大口浊气,只要一想起那艰难负重的长途跋涉,浑身就不由自主地哆嗦甚至痉挛。然而只消片刻后的调理,小谭又回过神来,将蜷缩成醉虾模样的身躯伸展开来,立马从炕上蹦到地面,他把门闭上又插上门闩,也未顾及去梳洗和修饰一下蓬头垢面的尊容,他迅疾把那袋大米拎到炕上,随即放入一坚固木箱内,用手弄妥帖后又拿来一把铜锁,当发出“咔嚓”的落锁声后,小谭又把木箱搬到炕头最稳当的位置,这样睡觉时不论保持何种姿态都可以用脚触碰到,如此睡觉时方才感到舒坦踏实。

每逢节日,小谭会打开木箱,抓出一、二把米来熬点稀粥解馋。只是他过二十岁生日时才作出石破天惊的举动:掏出满满一碗米请大伙打牙祭,着实令全宿舍的知青欢呼雀跃了一番。那天吃完饭后,煮饭锅无须洗涮,因为锅里居然无一颗残留的米粒。

 一日,小谭给队里的牛群灌药时不慎被一只脾气暴烈的公牛的犄角将腿部挑出一道豁口,队长即令他回去休息,小谭把伤口清洗包扎停当后爬上炕沿,从炕毡下摸出一本私藏的《红与黑》,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当他正看到于连架梯夜攀情节时,忽闻门外传来鸡群的一阵喧嚣声,他顿时兴致全无,感觉到伤口又在隐隐着疼,他又等了一会儿,那外面的发出的聒躁声却越来越近,小谭忍无可忍,于是扔下书本挪身下炕,从窗户中看见几只壮硕肥腴的公鸡正在门前觅食,他猛然推开门轰走了那鸡群,哪知不消片刻,那群鸡又折回门前盘桓游荡,还不时高亢激越地鸣叫几声,小谭胸内的无名火头腾地升起,心中暗自思忖,不给你们一点颜色看看就不知道马王爷长了三只眼!

 小谭沉思片刻后终于拿定主意,他使劲咽了口唾沫,哆嗦了半晌才掏出系在腰间的钥匙,他打开木箱后,用颤抖的手捧出一大把米,思量片刻后又抖落回米袋一部分。“当断不断非君子所为,该出手时就出手”小谭嘴里嘀咕着为自己打气。他拖曳着一条伤腿,缓慢地移到门前,咬紧牙关心中念叨: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他终于把手中的大米抛向鸡群,那群公鸡发出惊叫声四下逃散。小谭立即将门掩合,虚眯一只眼使出“木匠单吊线的功夫”从门缝隙中窥视鸡群的反应。小谭打量着这些肥美的活物,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但多少感觉有点遗憾,要是母鸡炖汤才鲜美哩!原来当时的蒙古族牧民只养公鸡,在他们看来,五彩斑斓的公鸡羽毛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大多人家靠它打鸣报时呢!而母鸡却是百无一用,那些鸡蛋出自肮脏的部位,如此污秽的东西如何能食用呢?一袋烟的工夫后那群鸡还惊悸未定,磨蹭半天才聚集在洒落的米粒前,它们围成一圈又揣摩多时,仍然分辨不出究竟是何物!它们用脚爪和喙拨弄了半天还是不敢下嘴!小谭手中攥紧一只准备罩鸡的大筐已被捏出汗来。那只领头的花斑公鸡决定舍弃这些不明物体,于是一声鸣镝率队离去。此刻却轮到小谭呆如木鸡了。他哪里知道,牧区的鸡类只是以青稞、蘼米、荞麦和野地里的昆虫为觅食对象,见到这等怪异的东西还觉得神秘和匪夷所思呢!小谭捶胸顿足后也只好认栽了。叹罢气后只得悻悻然走出门外,俯身从沙砾和灰尘中捡拾起他的心头肉,口中还不住地念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看到捡起沾满灰尘的米粒时不由自嘲:我毕竟验证了一句经典成语哩!况且一把米还在手中,我蚀去的仅仅是时间嘛!当路过的人看见匍匐在地面上屁股撅得老高的小谭,无不诧异的问其究竟何所为?小谭答道:我丢失了一把钥匙。

                 http://s8/middle/615742ebn861f0fe1b5c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驴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