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婆婆:痛并快乐着

(2010-03-19 10:39:35)
标签:

婆媳关系

痛并快乐着

分类: 最爱宝贝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有一首歌的歌名是女人是老虎,这可能歪打正着地说明了婆婆和媳妇为什么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相处不易。婆婆和媳妇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陌生女人,年龄阅历眼界教育程度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等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按流行的说法三年算一代的话,婆婆和媳妇之间至少差着七八个代沟呢。这样的两个女人因为儿子和媳妇的姻缘被突然联系在一起,连磨合期都没有就成了亲人,虽然爱屋及乌,但是相爱简单,相处太难,连夫妻间都少不了磕磕碰碰,婆媳之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更在所难免了。

我跟很多留学生一样,是在美国留学期间认识我老公恋爱结婚的。我和他来自国内同一个城市,所以没有地域差异。我婆婆原来在研究所的医务室工作,会针灸按摩,社交广泛。退休后生活舒适丰富多彩,几次跟团去境外旅游,数起来到过的国家比我们还多呢。我两次见到婆婆都是我们回国探亲的时候,每次一两个星期的相聚简直比蜜月还蜜。我和她的关系一直很好,因为我们隔着太平洋,每次打电话聊天的时候总是为对方嘘寒问暖,我是能干懂事的媳妇,她是慈祥体贴的婆婆。

嘉宝的降生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我妈妈身体不太好,暂时不能赴美,我婆婆积极地想过来帮我坐月子,但是她的签证很不顺利,几次被拒签。孩子出生了,我们请了全职保姆,虽然有人帮忙了,但是我月子里还是手忙脚乱。嘉宝姥爷放下返聘的工作,火速奔赴纽约,虽然我爸不怎么会干家务也不太会带孩子,但对我的那种全心全意的关爱真是毫无保留的。我婆婆后来终于拿到签证,她在嘉宝九个月大的时候来到纽约,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痛并快乐着的生活开始了,呵呵。

我是休完三个月产假就回去上班了,家里一直用保姆,我们本来想即使婆婆过来了也至少请个半职保姆,但是婆婆坚决不同意。婆婆懂得医学知识,身体又好,所以她来之前就放下话说不要说带一个小娃娃了,就是带三个也没问题。我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相信我们会像母女一样融洽,所以我对婆婆的到来充满期待。现在回头看我们之间的一些摩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双方期望值上的偏差。

首先婆婆对带孩子的辛苦程度准备不足,她来美国随身携带了各种去公园健身的器材,还打听我们这里的中国人多不多,跃跃欲试地想组织晨练班。我们则对她的能力估计过高,以为她带个孩子是小菜一碟, 其实想想婆婆上次带孩子还是她二十多岁的事呢。真的等到婆婆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的时候,她才发觉孩子是分分钟不能错开眼珠的,特别是嘉宝当时已经到处爬的飞快,自己扶着东西差不多能站起来了,嘉宝本来就是个精力旺盛的调皮孩子,她的能量和破坏力惊人。人在疲劳的时候就容易火气旺盛,有时候我觉得婆婆好象没由来地在故意找茬似的,让我觉得很反感。后来才明白她其实是累了,只是她自己不想承认或者没有意识到。在这边不像在国内有亲戚朋友可以帮她舒缓压力,出了门又语言不通,在家只能冲着我来了。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家里也不能有两个女主人。六六的《双面胶》里的婆婆到了媳妇家就把媳妇家彻底改造,用毛巾被把沙发全盖起来。我婆婆没这么夸张,但是也毫不犹豫地把她的风格带进我家,她把从国内寺庙开过光请来的一串串佛珠,挂在我家的各个房间的现代风格的装饰画上,效果很有喜感。她嫌我们的简约式布置太素,从dollar店买来一堆花里胡哨的装饰品。这些其实都没什么,而让我很难忍受的是无论我干什么,婆婆总是很热心地在一旁指导,连我在厨房里面切块肉也要比比划划地告诉我,不要顺丝切应该横切,其实我早就是朋友间公认的中级厨师了。她唠叨的多了我就慢慢成了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只盼着能咔嚓一声,世界从此清净了。

婆婆不是妈妈,不要期望亲密无间,能做到相敬如宾就很好了。我自认为自己对婆婆礼数周全,隔三差五给她买礼物,想办法讨她的欢心。婆婆虽然一早就说过把我当作她的女儿,但我觉得实际并不是这样。如果一定要把家里的人排个队的话,在她心目中我老公肯定排第一,嘉宝只能第二,我最后。所以我开始是有心结的,特别是有我爸爸来美国时的对比,这种潜意识难免会在某些场合表现出来,最后成了茶杯里面小风波的源头。后来我仔细想想也就明白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难道还需要什么劳什子的联络感情吗,在爸爸妈妈面前肯定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女儿和爸爸妈妈之间的血脉亲情是永远都不能割断的。我对婆婆曲意逢迎的好,其实就是因为我理智地知道婆婆不是妈妈,只是亲近的陌生人,我必须要小心谨慎,礼貌周到。这样也就明白婆婆自然会把她儿子看得最重,因为这是母亲无法改变的天性。所以我还是会对婆婆好,但不会期望一定要有什么回报,想通了心态就平和了,一些其他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比如有不同的意见,我以前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现在就会让老公出面,同样一句话,从媳妇口中说出来和从儿子口中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婆婆来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有次聊天,婆婆说起她在国内的生活,让我颇有感触。婆婆在国内可以说是养尊处优,现在只身来美,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完全是为了我们,为了下一代贡献余热,可能也只有中国的父母们才会这么奉献。婆婆白天带孩子,晚上赶着给我们做饭,还要多做好让我们第二天带饭。周末让她休息她也不愿意停下来,还想着给我们做点花样饭,比如京东肉饼,韭菜盒子。嘉宝在奶奶的养育下,非常健康活泼,从一个爬行动物变成了一个直立行走的小人,她的身高体重的百分比一直在95%以上,奶奶功不可没。嘉宝十四个月大上了幼儿园,婆婆回国之前每天见缝插针抽时间给我们做烙饼,包饺子,馄饨,冻了整整一冰箱。到婆婆上飞机的当天,我和她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热泪。回家看到安静的房间,我才突然意识到其实婆婆早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婆婆今年还要来美国探亲,我的痛并快乐着的生活又要开始啦。我得把那些个佛珠先找出来挂上,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