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 Dive into the Hell

(2012-07-26 11:58:39)
标签:

自翻

译文

分类: TSFIA

http://s13/middle/61508924g7a2b8fbac86c&690Dive into the Hell" TITLE="#20 Dive into the Hell" />
文/维如星
译/codenamezero
鸣谢/斑鸠郡主
图片转载请注明出处:机动战士联盟

    最大减速度为8.2G。被深深吸进头骨的眼球带来了狭长窄小的视野。在连手指都无法动弹的重压与愈发剧烈的震动中,他们继续等待着从飞天棺材中破茧而出的那个瞬间。

    ——2001年12月25日,日本海上空。无数巨大的火箭伴随着轰鸣声划破了空天一色的深蓝冬夜。
    如流星群一般的火箭名为——联合国军第6轨道空降兵团。
    包裹着再突入壳(Re-entry shell)的大批轨道空降卫士(Orbit diver),在再突入回廊(译:为了以一定的角度做再突入作战而计算出的近地空降轨道)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减速。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被激光照射的危险,他们放弃了海拔40千米阶段的减速。其结果是,必须在由海拔40千米速降至2千米的那区区一分多钟里,伴随着超过8G减速度,降到能勉强释放出战术机的亚音速。

    “咿呀哈——!”
    从包裹着自己的再突入壳弹射而出的瞬间,克里修纳·玛尼·古伦中尉不由自主地大呼快哉。被重力紧压的心脏得以解放,心跳像电流一样被传导到四肢的指尖。
    (主机再次启动,全周视野回复——果然战术机还是得这样才像样!)
听着就像是卫士本人一般,从待机状态(standby)转换到战斗出力(military)的F-15E(Strike eagle)发出的猛烈咆哮,视网膜被投射出的炫目蓝天霸占,古伦中尉逐渐找回了身为大鹫卫士的感觉。(Eagle driver,也就是开F-15的卫士别称)
    环顾四周,最后的紧急减速已经结束,在高度到了2千米的时候再突入壳逐渐分解,吐出含着的F-15E。残骸就这样将再加速用火箭的引擎点火,先轨道空降卫士一步冲进眼前展开的重金属云之海。那巨大的落下质量将成为轨道空降兵团对Hive的第一枪(First strike)。
(从现在开始才是重头戏——小心谨慎地当先锋哦)
    目送着消失在漆黑云海的再突入壳,古伦中尉在突入Hive前几分钟之际再次振作精神。
攻取耸立在日本帝国领土上的的佐渡岛Hive(H21),对身为尼泊尔人的他来说同样并非事不关己。1999年的横滨Hive(H22)攻略作战“明星作战”(Lucifer)以来的两年间,始终被迫处于被动的人类终于转而反击。来自欧洲大陆沦陷区的全体卫士都视这场作战是夺回故土的第一步。

    利用突出黑障后恢复战域信息链的瞬间确认了自己与僚机的位置后,古伦中尉为了做最后的空降部署开始了通信。
    “Aquila3呼叫Aquila4!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自己回到刚出生的时候了?”掉进重金属云后通信又中断了几十秒,不过古伦中尉还是没有忘记送去戏耍新人的常套台词。
    “A、Aquila4呼叫Aquila3,确认通信已经恢复……我,我可没有尿(sui)哦!
     就像是对听到舌根发软的声音乐在其中一般,中尉发出了豪放的笑声,与之相对地,此刻声音含混的通信来自现正脸色发青的保卢斯·阿梅少尉。出身于东南亚最前线的印度尼西亚,虽然作为卫士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个老手了,但也仍是第一次轨道空降的新人空降兵(rookie diver)。
    “——Aquila4,这是真的吗?可别逞强哦,作为新人没有跟丢我就已经很厉害了哦?”
     轨道空降是附带极高成本与风险的行为,卫士几乎没有做实机空降训练这种奢侈的事情的机会,所以菜鸟大都只经过数次模拟器的训练就经历了初次空降,据说在那独自坠入大气层的强烈体验下,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尿裤子了。
    (其实,现在还活着就已经算做得不错了——)
    如果说菜鸟们尿裤子还能抵充谈资笑料的话,那此时此刻轨道空降兵团已经开始折机减员的现实就让人笑不出口了。——手头拮据的人类并没有为轨道空降兵维持通常级别可靠性的余力,和卫士的经验或力量都无关,再突入壳整体凌空分解致使机体坠落的事在每次任务中都会摊上几件。
    况且,现在空降还没有完成。从现在开始到穿过重金属云到达地面的最后数百米距离内,没能清理掉的光线级总会再毁掉几架机体。即便会是出现一些连战斗的机会都没捞着就陨落逝去的卫士,如果能以此用超过地上进军几倍的效率将卫士送进Hive的话,那与BETA对峙的军队也会不带一丝犹豫地接受。
    (运气好活着落地之后,下一个等待着的就是突入Hive了——)
    故而,古伦中尉抽出了一部分宝贵的通信时间,为阿梅少尉缓解了一些紧张感。
    “——尿裤子的事,回到基地之后只要检查一下强化装备的记录就会穿帮的。话说这可关乎我和中队长下的赌注啊(话说这事我和中队长可是开了盘口的),到时候会好好检查的,给我做好觉悟哦?”
    “回到基地的话”。脸色铁青的阿梅少尉总算是意识到了古伦中尉的用意。
    “——中尉,那个……!”
    轨道空降兵们有时会自称是“一伙胆小鬼”(Chicken divers),并以此自嘲。一马当先闯入Hive的轨道空降兵团,即便全员都是个中高手,生还率也只有凄惨的两成。经历第二次空降的卫士,都是跨过八成战友的尸体的幸运儿。而挑战第三次空降的骨灰级空降兵都只能说是背弃了九成六的战友而逃出生天的胆小鬼或是扫把星——
    (但,就算这样——)
    将强烈的意志纳入胸中,古伦中尉说着:冲进Hive,直到最后关头,完成任务然后生还。——他如此这般淡定地说着梦话。
    (无论如何,一定要有人活着回去啊——!)
    活下去,然后让那个尿裤子的笑话代代相传。这件事的重要性,中尉也是从前辈们那里学来的。
    “——Aquila4,你的答复呢!”
    “——A、Aquila4明白!我做好觉悟了!!”
    重金属云已经接近F-15E的脚边。在这灰暗云海的下面,是那个让人无法联想起头顶青天的地狱在等候着。
    “——Aquila3呼叫Aquila4,最终降落点设置在B4,到达地表后请立刻与中队长机汇合!”
    “——Aquila4呼叫Aquila3,降落点为B4,明白,开始突入重金属云,马上就要无法使用雷达了!”
    轨道空降兵团各机一架架跃入那片地狱。相信着自己定能有所斩获,相信着自己定会后继有人。

    ——联合国第6轨道空降兵团Aquila中队全体12架机体成功完成轨道空降。在地表完成了中队集合后,立刻转入突进佐渡岛Hive。

    2001年12月25日,计划攻略佐渡岛Hive的“甲21号作战”由于突入部队全灭而放弃了常规武力作战。最后似乎是用五次元效果炸弹(通称G弹)攻击,并以佐渡岛本身的消失为作战画上了休止符。

    而第6轨道空降兵团成员则无一幸存。

—————————————————————————————————————————————————

    与同是维如星笔下的Chicken Diver所叙述的是同一个部队,不过是不同的成员的心境与经历,以及,所有成员如出一辙的结局。TDA里原轨道空降部队成员的艾伦到底多厉害从这些文章里便可见一斑。

http://s3/middle/61508924gc5d1280075f2&690Dive into the Hell" TITLE="#20 Dive into the Hell" />
国連軍第6軌道降下兵団アクイラ中隊隊章

http://s8/middle/61508924g7a2e851dfbc7&690Dive into the Hell" TITLE="#20 Dive into the Hell" />
Chicken Divers的原文最后。到底是多大仇……
—————————————————————————————————————————————————

http://s5/middle/61508924gc74ff7f18544&690Dive into the Hell" TITLE="#20 Dive into the Hell" />

F-15E Strike·Eagle

联合国宇宙总军第6轨道空降兵团所属机

2代最强的战术机F-15E Strike·EagleF-15为基础,增加了武器的搭载量,强化了电子器材,加上还采用了复合装甲之类重新审视机体构造施加了统合性的改修而成的最新型战术机。外观虽然看上去和C型一样,但是要说里面的东西的话,说它完全是别的机体也毫不过分,官方分类将其放在了2.5代。

作为初期型的F-15A已经配备20年,即使在后继机的F-22A开始配备后,这机体的可信赖性以及包括交换部件稳定供给的整备性与丰富的修理用零件带来的高发展性,使得美国以及世界各国仍将其放在主力机的位置。

轨道空降兵团所使用的改修型机体在谋求提高续航时间与增加推进剂容纳量的同时,还追加了在空降时用于控制机体的可脱落式推进器。
http://s16/middle/61508924gc74ff8a1ad9f&690Dive into the Hell" TITLE="#20 Dive into the Hell" />

 

大气圈再突入用防护系统

大气圈再突入用防护系统是在进行轨道空降作战或是将战术机在近地球轨道直接投入战域的时候使用的耐热装甲胶囊,统称为再突入壳。正如其名,为了从大气圈再突入时产生的空气摩擦热与高温脉冲还有光线种的激光照射下保护战术机,采用了复合防御机构,以一个再突入舱和两个耐镭射装甲胶囊构成,使得进行小分队(element)的轨道空降成为可能。它们的装甲壳基本构造与AL弹相同,由耐镭射蒸散涂膜层与耐热防弹材料还有重金属层重叠堆积而成。由此,可以选择以再突入舱或是在轨道上分离的装甲胶囊单独进行再突入。一般在海拔2000米的时候与战术机分离,然后外壳进行再度加速后与地面剧烈碰撞。对Hive的地表构造物(monument)以及地下茎构造(stub)还有地表的BETA群都有着动能武器的效用。

在极高高度受到激光照射时能立刻与战术机分离并加速先行,利用受到照射而产生的热量将装甲材料汽化从而展开金属云,以此支援战术机到达地表。还有,虽然通过An-225之类的大型运输机也能进行战术机的空路运输,但是使用再突入舱是重视成本降低以及受到激光照射的时候战术机生存性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