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

标签:
健身肌肉耐力爆发力负荷闫琪体育 |
分类: 体能训练 |
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
资料来源: 2007年国家队教练员体能训练专项赴美国培训班
资料来源:
讲课时间:
7月23日上午9:00
讲课地点: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与健康学院
讲课专家:
Lee E. Brown
美国体能训练协会主席,加州大学教授
Lee
E. Brown 在讲课
一、制定无氧训练计划的原则

一、制定无氧训练计划的原则
(一)专项性原则(Specificity)
(二)超负荷原则(Overload)
(三)渐进性原则(Progression)
二、制定训练计划的步骤
(一)评估运动项目的需求、项目的专项特点
1、技术动作分析——肢体运动情况及运动所涉及的肌肉;
2、生理学分析——运动所需的能量代谢系统,爆发力-力量-耐力需要不同的供能系统维持运动;
3、伤病分析——运动项目常见的关节、肌肉损伤类型、损伤发生的机理;此外还要注意性别差异,女运动员比男性损伤的几率更高。
举例说明:冰球和网球不同
上肢运动方式——冰球是下手,网球上手运动为主;
下肢运动情况——根据不同场地(冰面和草、土场),滑行和奔跑移动;
运动时间长度——冰球可能要持续几分钟甚至更长,网球每回合持续约6秒钟;
伤病发生部位——冰球膝、踝损伤为主,网球以肩、肘损伤居多。
(二)运动员当前运动能力评估
1、训练历史——通过训练史分析,可以评估运动员进行力量练习的技巧;包括进行力量训练的年限、训练种类、训练长度、训练强度和练习的技巧(负重练习动作准确性、技巧性)。
2、身体测试——评价运动员力量现状、薄弱环节;
身体测试的项目包括:
身体测试的项目包括:
绝对力量(Strength)
1RM
柔韧性(Flexibility)
关节活动度
爆发力(Power)
短时间最大力量
速度(Speed)
移动速度
身体成份(Body
composition)
身体脂肪含量
肌肉耐力(Muscle
endurance)
重复完成负重练习的能力
心血管耐力(Cardiovascular
endurance)
(三)力量练习的种类
1、核心练习(Core
exercises)
―― 包含大肌肉群的多关节力量练习,这种练习一定是多关节运动,如卧推、蹬腿、下拉、划船器练习等;
2、辅助性练习(Assistance
exercises)―― 小肌肉群、单关节练习单关节运动,如屈肘、伸膝练习等;
3、结构性练习(Structural
exercises)――最重要的练习类型,所有的运动都需要进行结构性练习,结构性练习包含两个特征:①负荷作用于脊柱(站立姿势) ②快速发力,发展爆发力
(四)练习方式的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练习经验/经历;
练习器材;
用于力量训练的时间;
针对性(专项性),尽量与专项动作结构接近。
举例:负重下蹲分四种:
半蹲
大腿与地面成45度角
半蹲
平行下蹲1 股二头肌与地面平行
平行下蹲2
股四头肌与地面平行
全蹲
最大限度下蹲
选择何种负重下蹲取决于专项特点。
(五)练习顺序:
1、爆发力练习
2、核心力量练习、结构性练习
3、辅助练习
三、常规练习程序举例
*推、拉练习交替进行,如上推/下拉;(这种练习方式可以使涉及的肌肉得到休息)
*上、下肢交替进行――更多的休息时间
*超级组合――结合两种练习,分别刺激同一关节对抗肌群(不同关节练习交替进行,无间歇)如伸/屈膝
*两种练习刺激同一块肌肉(高水平运动员适用)无间歇,如卧推/十字下拉;
第一步:训练目标
1、爆发力――最重要的目标,所有的运动都需要爆发力;
2、力量――最大力量
3、肌肉肥大――增加肌肉体积
4、肌肉耐力――多重复次数
第二步:训练的频率
根据训练目标,按以下频率安排:
发展爆发力
1-2 次/周
发展爆发力
发展力量
3-4 次/周
肌肉肥大
4-6 次/周
发展耐力
5-7 次/周
在一个训练周期中,这四种频率按从小到大的强度顺序进行:耐力-肥大-力量-爆发 力,原则上赛前两周安排爆发力训练,两周时间作为运动员恢复期,以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进行比赛。
假设以月为周期,比赛时间为目标:
赛前 18-14 周
耐力
5-7 次/周
假设以月为周期,比赛时间为目标:
赛前 18-14 周
赛前 14-10
周
肌肉肥大
4-6 次/周
赛前 10-6
周
力量训练
3-4 次/周
赛前 6-2
周
爆发力训练 1-2
次/周
周期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第三步:训练的负荷强度
第四步:训练量
训练量包括练习的次数和组数。训练量与负荷强度呈负相关。
根据训练目标:
爆发力训练
1-2 组,1-4 次
最大力量训练 3-4
组,4-8 次
最大力量训练
肌肉肥大训练 4-6
组,8-12 次
肌肉耐力训练
5-7 组,12-15 次
第五步:间歇时间
间歇指各组之间的间歇时间。
间歇指各组之间的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主要取决于力量训练的目标:(括号内为训练时间与间歇时间比例,与绝对时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应用)
爆发力训练
4-6 分钟(1:5)
调整和递增
计划中的调整为恢复提供了时间。
计划中的调整为恢复提供了时间。
在制定计划时安排调整阶段,就形成了一个训练周期
调整——大负荷后安排较小的负荷。
当运动员完成计划的负荷,增加负荷或运动量。
前一篇: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后一篇:有效抗阻训练计划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