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读千家诗220

(2023-09-14 08:42:52)

220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译文

你远谪荒瘴,不应该怨恨萦心,朋友,我曾经是去过闽中之人。

到闽中大概很少见到远旅雁阵;深夜,听到的都是哀伤的猿啼。

闽东的山路,到处是云昏岭峻,闽南住久了,瘴疠也不必心悸。

朋友,你一定逢赦,恩沾雨露,珍重啊,风波之献,路上当心!

 

注释

侍御:官名,即侍御史,唐殿中侍御史、监察侍御史的通称,从六品,负弹劾纠举不法之责。郑侍御为高适的朋友,生平不详。谪:贬谪,官员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闽中:唐闽中郡,治所在今福建福州。

无恨:不要怨恨。

旧过(gu):以前去过。过:作往访解。

大都:大概。

合:交融。

瘴疠:山林湿热地区流行的毒气和瘟疫病毒。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从贬官一事说起,安慰朋友不要伤怀过度,并且说自己从前也曾去过闽中。中间两联承上,向朋友如实地介绍那里的荒僻而艰苦的环境。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王诈称苏武已死,汉朝乃托称苏武于雁足系书传至汉朝,匈奴王无法推托,只好放苏武回国,故后世又以“雁书”作为书信的代称。因此“大都秋雁少”一句亦含有地处偏远、消息闭塞之意。下句“只是夜猿多”一句暗用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中所引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意。云雾缭绕莫要说起,而且还有山林中的毒气(瘴疠)时刻会侵蚀人身,危及生命。云山合,言一路都是崇山峻岭,有云雾笼罩山间的意思。“瘴疠和”是说在南方,福建的瘴疠还不算严重。这对郑侍御多少起点宽解作用。过去我国南方由于气候炎热,环境潮湿,病菌生长繁殖极快,很容易爆发瘟疫,令人生畏。“瘴疠”,指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毒气和瘟疫病毒。这两句诗对郑侍御被贬闽中表示了同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安慰朋友。七句写朋友一定能够回来。“逢雨露”比喻获得皇恩,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说法。下句嘱咐朋友路上当心风波。“风波”首先指旅途上所遇到的风浪,其次也指政治上的风波。这两句切合诗题中的“送”字。

这首诗写了朋友的安慰、忠告、劝勉和祝愿之意。诗人担心友人郑姓侍御史的被贬而心中不平、不安,所以诗人在起首就提醒郑侍御对被谪放这件事不要产生恨意,并且以过来人的身分告诉闽中的环境特征;也告诉他复职的希望,所以只要注意旅途上的安全以及意在言外的其它风波外,其它不必耽心。诗人是一位重气节,疾恶如仇的人,若非友人有冤屈,他是不会这么劝的,他希望他的友人能够忍受下来,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然后“自当逢雨露”,重返朝廷。大概贬谪之人最需雨露恩泽,因此诗人劝慰朋友,皇帝的恩泽一定会惠及远谪之人,劝勉朋友要珍重有为。这是至友的真关怀,颇有为友喊冤的意思在内。

 

有说《送郑侍御谪闽中》在《四部丛刊》本《岑嘉州集》中也被收录,但岑参未曾到过闽中,当非岑参所作。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0 765年),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少孤贫,潦倒失意,长期客居梁宋,以耕钓为业。又北游燕赵,南下寓于淇上。后中有道科,授封丘县尉。又弃官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之乱,升侍御史,拜谏议大夫。肃宗朝历官御史大夫、扬州长史、淮南节度使,又任彭州、蜀州刺史,转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后为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其诗以写军旅生活最具特色,以气质自高,粗犷豪放,遒劲有力,形成了一种雄浑悲壮的艺术风格。 着有《高常侍集》。《全唐诗》卷211-214存诗4卷;《旧唐书》卷111、《新唐书》卷143有传。

 

主要学习网络  古诗文网

浅读千家诗2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浅读千家诗219
后一篇:浅读千家诗22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