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读千家诗207

(2023-07-23 11:03:14)
207祖咏《江南旅情》


  祖咏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译文

楚地的山脉绵延不断没有尽头,返回故乡的路是如此崎岖萧条。

看到东海日出,彩霞缤纷,就知道要下雨了;听到大江波涛澎湃的声音,就知道夜潮来临。

我书剑飘零,羁留近于南斗之下,家乡遥远,家书难收,我家北风之下的大雁,吹到南方而不能北回。

南方的美橘熟了,想寄一点回家,可惜无人把它带到洛阳。

 

注释

楚山:一指荆山 ,二指商山,此处泛指楚地之山。

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分野正对吴地,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空潭橘:泛指南方的橘子。空潭,即昭潭,在湖南省长沙县南昭山下的湘水深不可测。相传周昭王南征不复,没于此潭,故名。湘江之上有橘州,利于橘子生长。

洛桥:洛阳天津桥,此代指洛阳。

 

赏析

  这是作者旅居吴地时所作的一首写游子思乡的诗。 

  前四句写自己客居他乡时,终日面对的景色,显出诗人百无聊赖的心情:楚池的山脉连绵不断看不到尽头,归返故乡的路显得无比崎岖,非常没有生气。东海日出,彩霞满天,这就是要下雨的预兆;听着江水汹涌澎湃的声音,就意识到夜潮马上就要来了。

  后四句则写自己离乡千里迢迢,音信难寄,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带书佩剑四处飘零,在接近南斗下面的地方停留,家乡离此地路途遥远,家信也很难收到,因为由我家那里乘北风而来到这南方的大雁不能回去了。南方的桔子熟了,想寄一些回家却苦于没有人把它们带到洛阳。 

  全诗语言清丽,对仗工整,诗情颇为浓郁。

  这首作品里江南景色是一种意象中的景色,全诗仿佛都出于大概统一这样的视角。像“楚山不可极”,就将背景的广阔简洁得说明了;“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其实也是一种大概的描绘。不过诗里也有细节刻画,诗人主要用细节刻画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对乡邻的牵挂。旅行中见到的优美景色固然不俗,那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露得很殷切。比如用星象和季风来说明远离故乡羁绊在外的情况,为后一句的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来寄送橘子做了一个铺垫,心中的乡愁之浓烈可见是真实的。

  江南烟雨名扬天下,但是江南临海,海岸线很长,这固有的广阔风光却历来少有写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就恰恰是江南山川广袤的景致。说祖咏是一位心思巧妙的诗人,确实如此。

  从感情色彩上分析这首诗,诗人的表达还是很含蓄的。也许放在今天,如果做同样的事情会显得很做作,甚至有些婆婆妈妈,但是放在诗人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找不到捎东西回家乡的人而苦恼就是一种思乡情怀的自然流露。

  对于诗中用到的来描绘景色的素材,大致上把江南既婉约又壮阔的秀丽山川写给了后人,也许里面有着些许豪气,但是豪气是藏在字句里的,不让读者有被气势所迫的感觉。在祖咏的《江南旅情》中,江南实在少了些脂粉气,多了些清爽。

 

作者简介
   祖咏(699-746),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后移居汝水以北别业,渔椎终老。曾因张说推荐,任过短时期的驾部员外郎。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其与王维友善,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也。代表作有《终南望余雪》、《望蓟门》、《七夕》、《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陆浑水亭》、《家园夜坐寄郭微》、《送丘为下第》、《古意二首》等,其中以《终南望余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望蓟门》诗描写沙场塞色,写得波澜壮阔,令人震动,其中“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为有名的佳句。

 

祖咏的山水诗具有语言简洁、合蕴深厚的特点。他的诗以赠答酬和、羁旅行役、山水田园之作为主,一般都写得工稳妥贴,但却缺乏较深刻的思想和较鲜明的艺术特色。

主要学习网络  古诗文网

浅读千家诗2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浅读千家诗206
后一篇:浅读千家诗20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