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颂岳宗
颂岳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19
  • 关注人气:3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读千家诗186

(2022-12-14 10:13:58)

186李峤《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李峤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

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注释

诗题一为《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长宁公主:唐中宗李显的女儿,韦后所生。东庄:唐中宗为长宁公主建造的别墅,唐中宗和韦后曾数度临幸。

别业:别墅。晋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业。”青甸:绿色的郊野。甸:京城的近郊。

鸣銮(luán):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此处借指皇帝的车驾。唐玄宗《早渡蒲津关》诗:“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

长筵(yán):指排成长列的宴饮席位。三国魏曹植《名都篇》:“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鹓(yun)鹭:两种鸟,它们群飞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隋书·音乐志中》:“怀黄绾白,鹓鹭成行。文赞百揆,武镇四方。”

南山: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北渚(zh):北面的水涯。汉张衡《南都赋》:“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乱北渚兮揭南涯。”此指渭河。

承恩:蒙受恩泽。唐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还镳(bio):犹回马。李峤《十一月奉教作》诗:“平原已从猎,日暮整还镳。”镳:马嚼子,代指乘骑,此处指皇帝的车驾。

 

译文

公主的别墅临跨着青绿的郊野,君主的銮驾光临这仙宫天阙。

百官们列队迎候着降驾的天子,管弦吹奏着凤凰和鸣般的声乐。

树接南山,南山离东庄这么近,烟漫北渚,北渚离这儿如此远。

承赐盛宴啊,群臣们早成醉颜,恋赏花美的东庄,忘却了回还。

 

赏析

这是一首侍筵诗。唐中宗李显领着大臣们到女儿长宁公主的东庄别墅去吃饭,李峤写了这样一首诗以侍筵。

此诗前三句用比喻、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对长宁公主别墅进行介绍,最后一句写对赐筵的皇帝表示感恩和谢意。全诗铺写具体,辞藻华丽,较多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第一句交代宴饮的地点,为下文的展开写出了规定的场景。第二联把大臣们写得不同凡俗,更恰到好处地吹捧了皇帝。第三联突然笔锋一转,由宴会写到了东庄周围的环境。最后归结到宴会上来,收住上文,把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全诗用比喻、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来介绍长宁公主的别墅,虽然辞藻过于华丽,但是皇家庄严肃穆的一面描绘得很具体,使人对皇帝家那种威严奢华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宰相,李峤写出如此的文章似乎很天经地义,这是政治和文学的结合,李峤既将政治目的融到了诗里,又严格按照五言律诗原有的体裁来编辑词汇。不管读者是否喜欢花团锦簇般的修辞堆在那里,皇家的气派似乎只有用这样的辞藻方能说明。大多数应制诗、侍筵诗都是如此。此诗俗处在于空泛,这也是大多数此类诗词很难跳出的套路。

这首作品是典型的侍筵诗。侍宴写的诗,多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少酸甜苦辣的隽永名言,这样的诗其实流传不广,因为没有什么用,充其量记录一些生活片段,玩一下生涩怪癖的文词,应景显才之为而已。

当代学者许恒说:侍筵诗既要求作者紧紧地扣住眼前景,又要求作者不仅仅为眼前景局限住;既要求作者在并没有什么意思的宴饮中找到一点儿情趣,又要求对主子的吹捧恰如其分。在这方面,李峤的这首诗是颇值得玩味的。(《千家诗鉴赏辞典》)

 

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二十岁时擢进士第。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其诗多为咏风颂物之作,词新典丽,而内容较为贫乏。明人辑有《李峤集》,《全唐诗》存其诗五卷。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主要学习网络 百度百科

浅读千家诗18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