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千家诗166

166薛莹《秋日湖上 》
秋日湖上
唐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注释
五湖:指江苏的太湖。
浮沉:指国家的兴亡治乱。
译文
夕阳西下,我在太湖上游览,烟波迷漫,模模糊糊,使人添愁。烟波浩渺的湖水啊,千古历史的多少往事都在你里面浮浮沉沉,最后东流远逝呀!现在的芸芸众生,谁会关心那些古人的是非成败呢?
赏析
《秋日湖上》是晚唐诗人薛莹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秋日泛舟游览太湖,发思古之幽情表现出对时事无常的厌倦,对日益衰败的唐王朝的伤感。
这首诗浅易近人,文情并茂。开头一句写出了诗人秋日闲游时间、地点,言简意赅;紧接着一句道出了太湖上的景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心境。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带情思,情景交融。尤其一个“愁”字,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崔颢有诗《黄鹤楼》中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是日薄西山,同样是迷离烟波,虽然诗人所想的不相同,但其心境是相同的。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两句是这首诗的题旨所在,意思是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太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此日的湖波依旧,往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却是灰飞烟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作为历史的见证,作者在这里告诫世人要跳出名利,淡漠名利,淡泊一生,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作者用低精神财富的笔调,委婉地道出名利的虚无,既有了道家的出仕思想,又表达了作者的清风明月般的胸怀。
这是一首湖上怀古的作品,它反映出了一种世事浮沉的消极思想。春秋时吴国和越国,是相邻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同太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诗人泛舟湖上,秋风萧瑟,落日烟波,触目所见,处处皆可生愁。然身临此境,最易令人发生感慨的,自然是历史上吴越争霸的故事了。当时吴被灭亡而越称霸,都已成为往事陈迹,所以说是“浮沉千古事”,早已付诸东流,没有谁来问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情。
此诗的妙处在于要言不烦,寥寥数语就将今与古、虚与实、景与情融合起来,古今一概,寓虚于实,情景不分。
作者简介
薛莹,晚唐诗人。著有《洞庭诗集》,《全唐诗》里收有十首他作的诗,其他的就只有残句了。他的诗风充满伤感,所作多表现隐逸生活。
主要学习网络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