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空军雷达兵(5)

(2010-01-27 09:56:28)
标签:

军事

预备阵地

雷达站

敌机

谷里

朝鲜

分类: 军史钩沉

(转自新中国之战)

我学过英语,学得不怎么好,还是能说几句。我就和这两个美国俘虏谈了几句简单的话。高个的叫史密斯,32岁,1940年大学毕业后到海军学飞行,分配到航空母舰上服役,曾参加过二次大战,在太平洋上和日本人打过仗,军衔是少校;矮个的叫约翰逊,24岁,1948年大学毕业后到海军,1951年调到太平洋舰队服役。他们表示想念母亲和老婆孩子,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与家人团聚。我说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把炸弹投到朝鲜,炸死那么多无辜的朝鲜老百姓,许多儿子失去了父母,丈夫失去了妻子儿女,他们如何能想念母亲和老婆孩子?朝鲜对你美国有什么威胁?你们要来侵略这样一个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的小国?你们到底为什么来朝鲜打仗?这两个美国佬被问得无言回答,最后他们辩解说,他们不愿意打仗,是服从命令来的。后来这两名俘虏被送到后方俘虏营去了。如果现在还活着,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头了!可是朝鲜,现在还被人为地分裂成南北两部份。

  堂谷里是个小村子,全是茅草房,住在这里比较安全,不易被敌机发现。茅草房还比不上炸弹值钱,美国佬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轰炸。但是以防万一,我们在小土山边挖了几个防空洞。我刚入朝时,敌机临空我就跑到防空洞边上观察动静。老同志说:“没关系,它不会炸我们。咱们的雷达天线在树林中,它发现不了。但是穿着军装乱跑,反而有被敌机发现的危险。”后来敌机常来,就习惯了,谁也不再跑防空了。敌机临空,我们隐蔽起来观察它是不是对着我们来的?不是,就不理它,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苏军的前方雷达站距离我们大约三公里,是一个大村子,雷达天线架设地点只有三棵树,为了伪装,临时栽了几棵树,没有成活。日子长了,后栽的树枯黄,失去伪装作用。有一天被敌机发现了,四架F-4U轮番轰炸,一架接一架从我们头顶上俯冲下去,飞得很低。不久便听到炸弹爆炸声。后来查明,波-3A雷达天线被炸倒。幸好,雷达车没有被炸中,苏联同志无一伤亡。可是伙房被炸,高炮五团两名给苏军做饭的炊事员牺牲。我空军一名情报联络员左臂被炸断重伤。指挥所为了使用苏军的情报,专门训练两名懂俄语的同志,住在苏军雷达站上,将苏军报出的数据翻译成汉语,转报给指挥所。苏军需要我们的情报时,他们又把我操纵员报出的数据翻译给苏联同志。他们两人的作用很大,经常是翻译来的情报纠正了我们的错误。

  苏军雷达被炸后,指挥所判断,敌人发现一个雷达站,必然认为附近还有其他雷达站。下达命令,要我们雷达站立即转移,在明天凌晨三点以前撤出阵地,明天中午在新阵地恢复工作。这时候已经是晚八点了。陈区队长召集大家研究后,决定分两批撤出,第一批两个操纵班、两名油机员、两名司机和雷达技师带着雷达和油机十二点以前撤出,到预备阵地后马上架好机器,恢复工作。其余人员为第二批,立即收拾东西,争取天亮前撤出。我们雷达站只有两台汽车,第一批带机器转移需要两台车才行。所以,必须先把第一批送到,马上返回送第二批人员和其他物品。

  我马上组织大家倒天线,把机器拆散装箱、装车。回过头来再帮着油机员把油机抬上车,还要带足油料,检查必备品是否都带上了?最后分头打背包,收拾个人物品。等忙活完了,已经十一点半了。马上出发,奔赴预备阵地。

  预备阵地是几个月前就选好了的,到指挥所的电话线都事先架好了。在没有制空权地区设立雷达站,没有这一措施不行,否则到时候抓瞎,找不到合适的阵地。选阵地也有讲究,这与在国内大不一样。原则上雷达阵地要开阔,反射面要平坦,才能发挥雷达性能。可是在朝鲜战场,这都成为次要的了。首要的条件是隐蔽,否则无法生存,别的就都谈不上了。所以,选阵地很不容易,既要隐蔽又要开阔,有时明明知道树林吸收电波,也只能架在树林里,有什么法子呢?还有一条是选的村庄愈小愈好,绝对不能住有红砖房子的村庄。凡是砖瓦房,没有一幢不被炸的。人们得出一个结论:住茅草房小村最安全。

  这次转移阵地,后半夜有月光,帮了我们大忙。因为乡村土路不比公路,没有防空哨鸣枪示警,汽车不敢开灯。我们闭灯行驶,靠月光还可以。

  大约凌晨三点,我们到达预备阵地。这是一个二十几户的小村子,叫社堂里,背靠一个小土包,上面有稀疏的十几棵树。一个三间的小草房靠近小土包,雷达机架在草房内,雷达天线架在小土包上。隐蔽条件不如堂谷里,但南面地形开阔,有利于发挥雷达性能。

  我们敲开老乡家门,老阿妈妮(老妈妈)热情地接待我们,因为预备阵地是早就联系好了的。两间北房挂一间厨房,中间的一间老阿妈妮带着儿媳和小孙子住,西头的一间让给我们作雷达工作室。老阿妈妮的儿子参加朝鲜人民军,在洛东江作战时牺牲了。另一家在几十米远,腾出库房作油机房。

  卸车后,汽车趁天没亮,赶快往回赶。我们抓紧架雷达和油机。黑夜架机器,看不清楚,有一定困难。但是平时倒天线维护,也常在晚上进行,大家都熟练了,谁该干什么不用说,自己都明白。很快就把机器架好了,马上标定天线,通电试机,一切正常。这时候是早晨六点,天刚微亮,马上向指挥所报告,雷达已恢复工作,可以执行任务。指挥所值班参谋也奇怪,这帮人怎么干得这么快?提前六个小时完成转移阵地任务,要知道,两地相距有四十公里路程哪!

  可是我们的生活成了问题。来的人里头没有炊事员,也没有带粮食。我们以为第二批很快就会到,可是等到中午还没来,大家已经干了一个通宵,十分疲倦,肚子饿得咕噜咕噜的,真叫人难受。部队有纪律,谁也不敢去麻烦老百姓,只好忍着。可谁能料到,天刚亮敌机就出来活动了。汽车只能趁前一批敌机飞走,后一批敌机还没来的空隙时间跑一程,车上的人严密警戒,发现飞机的影子马上停车隐蔽。所以车子走走停停速度很慢,直到下午两点才到社堂里。炊事员顾不得卸车,赶快借老百姓的灶烧饭。高粱米饭就咸菜,大家吃得很香。

  敌人通过无线电侦察、测向,已经知道平壤附近有中朝人民空军的前方指挥所。这次又发现了雷达站,更肯定了指挥所在平壤西南方向。因此,飞机天天来侦察。我们驻地上空白天、晚上总有飞机盘旋。听说堂谷里附近几个村都挨了炸。我们为此实行了严格的防空措施,白天有飞机时禁止在外面走动,晚上把窗户挡起来,防止漏光。并且在小土包边上赶挖防空掩体,以防万一。同时抓紧找预备阵地。

  社堂里南面不远就是公路,西面是条河,河上有座公路桥。敌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那座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