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七九年越军“三部法”和“鼎足”用兵特点(1)

(2010-01-02 09:07:57)
标签:

军事

越军

阵地防御

对越作战

中越边境

分类: 军史钩沉

(转自新中国之战)

七九年在中越边境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斗中,据战后资料查明,越军从1978年间就开始在中越边境广大地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构筑了大量既设野战工事和土木建筑工事,实行对内、对外正面的防御体系,越军在对我军进攻当面的防御中,除严格按照越南总参谋部的战役总体思路,强调在中越边境一线扼守要点利用既设工事,同我军进行决战和死打硬拚外,越军步兵在防御兵力部置上仍然坚持层层设防,依照战前制定防御预案,在一线防御要点上准备了多个预设阵地,有针对性地实行主,次防御方向的使用兵力调整和火力配置措施,达到开战后在中、越边界地区作战中有效地杀伤我军攻击分队的有生力量,最大化地实现迟滞我军战术机动和阻止我军向越北纵深地带发展,尽最大可能地为越军二、三线作战部队集结争取战役准备时间。因此,当中、越双方交战后,越军一线防御部队战斗原则和战役目标非常明确,越军在战术运用上,表现为越军步兵在兵力使用上和阵地防御中全面推行所谓的“三部法”兵力运用,以追求和增强越军阵地防御的稳固性和整体性。越军在阵地防御具体战术应用上,充分利用了越南的自然条件地利优势,守备越军广泛采用“鼎足”阵地防御的作战手段,实行三个阵地互为防卫主体并相互支持,遥相呼应三面阵地相互依托,互为支撑的联动防御态势,形成了多点面,多方向的阵地防御体系,把越军有限的防御兵力用战术协同方式加以整合,从而,有效地增强了越军在阵地防御作战从兵力分布,阵地设置以及火力配备等等方面的整体性和协条作用。

  七九年对越作战后,我东、西两线作战部队,在结合对越作战的实战战例以及所取得的实战经验,各参战部队认真总结了交战中越军兵力运用配置以及越军步兵阵地防御用兵特点后,进而系统地掌握了越军步兵在阵地防御战中的基本用兵特点,以及越军步兵分队相互联动作战的技战术运用规律,因此,越军步兵的上述用兵方法和阵地防御联动作战方式,被越军运用和贯穿于整个七九年对越作战始终,越军在其兵力投入使用上着重强调“三部法”用兵特点,越军步兵分队在阵地战术运用上广泛使用“鼎足”的防御手段,这两项战术运用基本上含盖了越军步兵阵地作战的基本精髓。

  在对越作战中,越军从用兵手段和方式上把中越双方交战的广大地域,按纵向和横向划分为攻防区、交战区、火力控制区,坚持多点面,多段用兵策略,在中越边境一线战区全面实施“三部法”应战方法。

  一、主要方向和各次要方向部分,越军根据战前判断我军将会发起攻击的地区,并将其细化后分为主、次防御要点,主要防御方向上,越军营防御地域通常会指定一个加强连进行拒守要点组织防御,越军连防御地域通常会指定一个加强排抢占要点组织防御,两支分队配置于主要方向阵地内,越军步兵连可得到两门82迫击炮,两门82无后座力炮,两挺12.7毫米高射机枪配备加强火力,越军步兵排可得到两门60迫击炮,两门82无后座力炮,一挺重机枪加强火力,在主要防御线段上的越军部队,其主要任务是使用火力和既设阵地工事积极阻击我军攻击部队,坚守防御阵地,最大可能地对我军施以杀伤。次要防御方向,越军营防御地域,多以排、班为阵地防御作战单位,这些分队通常得不到火力加强,根据战场变化,主、次防御方向的作战任务会发生一定的互相转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