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尘封太久 解放军女兵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实(上)(7)

(2009-10-01 09:17:06)
标签:

军事

分类: 军史钩沉
天真的暗下来。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了。我们得到了第二道命令:通过高平大桥!那时爆破的烟尘落尽,建筑夷成为一片瓦砾;余火仍在燃烧,冒着缕缕轻烟……又到黄昏了啊!这时,在仍然明亮的光线里,在充满硝烟的空气里,在卡车轰鸣的开进声中,蓦地,我呆住了--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我仍然会回想起那个瞬间,反复的回想反复的感受,不明白是什么让我如此震动--看啊,在残垣断壁前面,在无数车轮辗压过的焦土中,在紧张穿越的人们的脚下,一朵红玫瑰静静地开着。她是那么安静,她是那么美丽,她仿佛还在做梦。。。一直到现在,她仍然象昨天一样,开在我的眼前开在我的心里。

      九四年底的一个晚上,我住在湖北鄂州某个记不起名字的宾馆,外面的严寒和暖融融的室内,浴室里奶油般柔和的色调,我舒服的洗浴着。突然间又一次感觉到某种震动,十几年前的疑问也终于解开--是的,那是心灵在强烈对比下引起的的震撼。也许人的一生越来越能理解事物的本质,可是也会越来越少对现实如此敏锐的感觉。人的心灵,大多会被平淡的生活磨得渐渐麻木,变得无知无觉。多年前看到什么人的戏剧理论时说,造成激动或者冲突的,来自于事物强烈的反差之对比。我这一生中感觉最大的对比,无疑来自于战火与做梦的玫瑰。

      天快要黑下来。然后彻底地黑下来。黑暗仿佛要吞没一切。可是那时候黑暗中的我仍然想着,我的四周一直有很多的人。因此我不害怕而且有些兴奋,这时候我们接到了第三道命令:全体向大桥左侧快速进入阵地!于是,在黑暗中我们轻轻跳下卡车,活动一下几乎麻木的手脚,整理好各自的装备,统一往左臂急急扎上一条白毛巾,记牢了当夜的口令。然后,由李指导员领头,一声不响,在黑暗中向预定的阵地快速奔去。      

      (六)

       即使现在,我还是相信自己不必回忆,就能看见进入阵地前的那刻。那一幕无论你怎么赶,二十多年都不曾模糊。现实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昨天发生的事,转眼即逝怎么也留不住。但是假如你用白纸一样的心灵,用不曾见过血的眼睛,去看汩汩流淌的鲜血,你注定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就象我经历的那些日日夜夜。

       那天晚上指导员带我们摸黑潜入大桥左侧约三百米处,在那儿见到后勤部一班人马,其中就有前面提到的李丙恒,那时他在后勤部做通信员。最先听到的自然是后勤部长“汤司令”熟悉的声音。其实他老人家姓刘,因为形象酷似《地道战》里的汤司令,平时后勤点名时,总是凶巴巴的,我们背地总这么叫他。打从四川绵阳登上军列,再没见过他,在他乡异国的战埸上,突然看到汤司令,突然听到他凶巴巴的说话,竟然一下有种训练后回到营地,见到了在家等候的老爹的感觉,好一阵舒适。不过汤司令很快用他那凶巴巴的声音下达命令了:十二点之前,后勤部全体人员一律转入地下!

      所谓“地下”,不是什么秘密所在,就是在眼前平地上挖掩体,然后遁进地底下去。

       记得那是个月夜,但大约八点之前月亮没有出来,天很黑,所以能看到铁器碰上石子迸出的火花。我和向华,夏所长,小李子分在一个小组。挖掩体以小组为单位。然后我们拼命干起来,我心里最怕十二点的时候,自己单单被撇在地面上,是一种天真幼稚本能的惧怕。平时不被注意的工具,现在一下子派上了用场,只是远不够用,我们连那小碗也用上了。其实小碗是抢救器材,每人配有一只,是用来遇上伤员的肠子臌出时扣住肠子保持伤口清洁的。没办法,那时候只好用做挖土工具了。

      夏所长没能参加挖掘,他忙着和三所所长领着刘振超他们,在一所破房子里紧急建立战地手术室。小组里剩下的人当中只有小李子是男兵,战前才分到医院,之前都不怎么认得,不过好歹也算个男劳力吧。可惜他那时候刚刚十五岁,个儿还没一些女兵高。地道的孩子。

       没曾想小孩子很自信,还没动手挖就对犹豫不决的我和向华宣称,自己从侦察连来,还是懂得这种事情的,按他在侦察连训练所学,掩体应该弄成弧形才对。我一想大概有理,拿起铲子,像上学做游戏圈领地一样,很痛快地背着月亮升起的方向划了个大大的弧形。初开始挖那会儿情绪真的挺不错,有关当时的感受,第二天晚上我用笔是这么追记的:“……月亮慢慢升起来了,一种不知名的昆虫叫着,美妙极了;萤火虫在四周飘浮;在这些的周围,枪声仿佛爆炒豆一般,听说是我方值班的枪声;我们蒙懵无知,为什么要这样值班?但是也觉得有自己的枪声才安全;有炮远远打来又落在远远的地方,也没有人让我们注意这个,所以觉得与已无关……这真不象在打仗”……唉,真是不可思议的好情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