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哥唱妹和永相伴——《诗经·郑风·萚兮》赏析

(2011-08-04 14:59:41)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经赏析

哥唱妹和永相伴

              ——《诗经·郑风·萚兮》赏析

《萚兮》今译

凌彰

 

萚兮萚兮,       枯黄落叶飞满地,

风其吹女。       凉爽秋风吹拂你。

叔兮伯兮,       我的情郎好哥哥,

倡予和女。       你来领歌我伴唱。

 

萚兮萚兮,       枯黄落叶飞满地,

风其漂女。       凉爽秋风吹拂你。

叔兮伯兮,       我的哥哥好情郎,

倡予要女。       你唱我随永相伴。

 

 

赏析:

郑风是东周至春秋时代(前770—前476)郑国(今河南郑州地区)的民间歌谣。当地民俗有男女青年在每年农历三月上旬的“修禊节” ,便聚集在溱洧两河岸边进行踏青游春,联欢相亲的活动,而交流感情的最佳方式是被此吟歌对唱,互相问答。由于郑国的民风比较开放张扬和浪漫多情,郑风多半是爱情诗。例如:《褰裳》是大胆直率、风格泼辣的情歌;《将仲子》是抨击父母干涉子女的婚恋自由的诗篇;《子衿》是描写热恋中的姑娘深切思念并焦急地等待情人来相会的恋歌。

《萚兮》也是一篇热情奔放的情歌。首先用前两句“枯黄落叶飞满地, 凉爽秋风吹拂你”来塑造一种气氛和意境。然后用后两句来吐露衷情,写一位热情袒露的女子要求情郎和她共唱恋歌,以求鸾凤和鸣,表达了“你唱我随永相伴”的求爱。此短短的四言八句诗虽然不是对答的形式,但却反映出当时的人们早已采用彼此唱和,相互对答的对歌来表现恋爱生活和表露爱情。这类诗歌还有《陈风·东门之池》 ,其第一章的后两句:“彼美淑姬,可与晤歌。”意思是说“那位贤淑美歌女,我可与她同唱歌。

 至于《郑风·女曰鸡鸣》和《齐风·鸡鸣》 ,虽然采用对唱形式,但其内容是表现已婚夫妇之间的家常对话,即分别描写妻子催促丈夫早起去行猎和去上班,偏重于叙事。这和未婚男女之间的求爱抒情诗有所不同。这种将对答吟唱用作叙述手段的还有《郑风·溱洧》 ,它描写男女春游邂逅相遇时的对话和赠送鲜花,主要也是叙事而非抒情。所以应视为对答体的叙事诗。

人们彼此对话或互相问答的对唱,本是民间歌谣中经常采用的艺术方式,这在古今中外都带有普遍性。据古籍载述,苗人“未婚男女吹芦笙以和歌词,谓之跳月。”(《续文献通考》);“当春日载阳,男女互歌,谓之浪花,又谓跳月。”(《庆远府志·杂类·诸蛮》)。近代学者袁家骅在其《阿细民歌及其语言》书中说:“村寨里,山林间,男女一对或成群的相对了,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想象或灵感,他们带点比赛性质似的运用他们的才智,汲取悠久的民族记忆,唱个不休,达到互相求爱的目的。

自古以来,民间广泛流传的男女对唱,互表爱恋的情歌是人们的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现举数例,以供欣赏。

、闽西情歌           《树生藤死死也缠》

 

郎是山中千年树,妹是山中万年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海南黎族情歌        《哥作风筝妹作线》

 

星随月走亮晶晶,露水当油月当灯;

哥作风筝妹作线,风筝多高线都跟。

 

、台湾高山族情歌     《金花银花我不爱》

 

男:  月儿圆圆照大海,碧波荡漾金银花;

      金花银花我不爱,只爱阿妹美如霞。

女:  月儿高高照山坡,满山闪烁金银果;

      金果银果我不爱,只爱情哥美德多。

合唱:碧空如水广又宽,星妹围着月郎转;

      阿哥有意妹有情,欢喜成双意绵绵。

 

 

 

 

 

 

 

 

 

( 2011 0722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