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研究阶段性总结
(2021-08-17 11:26:26)
标签:
财经 |
分类: 新经济学原理 |
认识价格涨跌从碎片化知识入手,通过观察、抽象,将碎片化知识系统化。在银行债务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现实经济中,银行购买、公众交换、公众购买成为银行债务货币产生、转移、冲销运动的驱动力,银行购买是银行债务货币的起点,公众购买是银行债务货币的终点。价格由公众交换产生,由于商品价值由劳动时间测量,银行债务货币由元、角、分测量,商品价格理论上为任意数。
一、货币循环是货币产生、转移、冲销的循环。以前叫影子货币-货币-影子货币的循环。现在的货币循环由原来的货币循环发展而来,是原来货币循环的迭代、升级版,比旧版更符合实际。货币循环涉及银行和社会公众两个主体,银行购买社会公众的“资产”创造银行债务货币,社会公众买回“资产”冲销银行债务货币。
现实中的货币是银行债务货币,银行债务货币由银行购买产生,公众交换转移,公众购买冲销。价格是公众用商品、资产交换银行债务货币的量。由于银行债务货币由银行购买创造,价值和货币没有统一的衡量基础。价值和银行债务货币没有统一衡量基础是价格涨跌的技术因素。
二、价格涨跌和债务扩张、收缩成正比例关系。由于银行债务属于债务,价格上涨,需要用来交换的银行债务增加,债务规模扩张。价格下跌,需要用来交换的银行债务减少,债务规模收缩。银行购买创造的债务和公众购买创造的债务虽然都是债务,但银行债务是货币可以做交换媒介,公众债务不是货币,不能做交换媒介。公众债务需要银行债务支付、结算、置换为银行债务。
三、价格涨跌与筹码集中度、筹码持有人的关系。价格和筹码集中度成反比例关系,价格越高筹码集中度越低,价格越低,筹码集中度越高。比如某项资产2004年价格为3元,2020年为800元。在3元时,3万元可以买10,000份,在800元时,3万元只可以买37.5份,3元时的筹码集中度是800元时的26倍。现在价格为400元,3万元可以买75份,筹码集中度比800元时降低1倍。价格与筹码持有人数成正比例关系,价格越高,筹码持有人数越多,价格越低,筹码持有人数越少。如果在3元时有一个筹码持有人,在800元时就有26个筹码持有人,在400元时有13个筹码持有人。1个筹码持有人、26个筹码持有人、13个筹码持有人,筹码持有人随价格上涨增加,随着价格下跌减少。
四、驱动价格涨跌的是:利润、债务规模、筹码集中度、筹码持有人还是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偏离幅度?这些因素都驱动价格涨跌,但驱动价格涨跌的权数需要进一步分析。交换出现利润,利润以换入的方式转移,只要不再有换出相对应,利润就会清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