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是货币的“蓄水池”
(2021-08-09 09:46:23)
标签:
财经 |
什么是货币的蓄水池?货币的蓄水池就是货币构成里不能流通的部分,这部分货币是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货币的蓄水池。
甲有5万元银行存款,4万是2年期定期存款。甲虽然有5万元货币,能够用的、流通的只有1万,其余4万元属于蓄水池里的水,不能流通的货币。我们再来看人民银行的统计数字,2021年6月,M0流通中的现金为8.4万亿元人民币,8.4万亿里放在存钱罐里的部分属于“蓄水池”里的货币,M2为232万亿元人民币,232万亿元里的定期存款是“蓄水池”里的货币,多少?168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大概有168万亿元的货币以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在蓄水池里。这168万亿元的货币,即是蓄水池里的货币,也是浪费的货币。如果按5%的利息计算,中国一年浪费8.4万亿元成本。
我们知道定期存款是货币蓄水池后,也要了解一些其他说法。有人说房子是货币蓄水池、还有人说股票是货币蓄水池。房子、股票连货币都不是,怎么可能是货币的蓄水池呢?
先看房子。房子的使用价值是居住、办公等。房子可以用来交换和买卖,一套房子和银行债务货币交换,比如1套房子换500万元银行债务货币。交换前,1套房子、500万元银行债务货币,交换后,1套房子,500万元银行债务货币。交换没有使房子成为500万元银行债务货币的蓄水池,交换产生变化的是,房子、500万元银行债务货币的主人变了。500万元银行债务货币交换前是M1,交换后还是M1。如果500万银行债务货币的主人把500万变成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货币蓄水池,把活期存款变成定期存款和交换房子不是一码事,定期存款不是通过交换房子而来的。
我们再来看股票。股票不管怎么交换都是股票,股票交换前不是货币,交换后仍然不是货币,股票成不了货币的蓄水池。股票买卖会增加银行债务货币的数量,买卖股票不仅不是货币的蓄水池,而是增加银行债务货币的途径,是放水池。
银行债务货币是债务,要让银行债务失去货币的功能,最好的办法是让银行债务变成定期存款,银行债务变成定期存款后,就失去货币的功能,变成货币的蓄水池了。
房子、股票这些资产可以通过价格涨跌增加、减少市值,集中、分散货币,但无法锁住货币,更不可能成为货币的“蓄水池”。“市值”是用银行债务度量房子、股票计算出来的“价值”,这个价值不是房子、股票的属性。一些专业人士说“蒸发”多少市值,实际是1毛钱市值都没有蒸发,因为股票和房子价值为0。价值为0的房子、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呢?这个是通过买卖时间隔离、筹码分布、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偏离、公众预期发挥作用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