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三昧真火写极致境界——邢台书画家颉群章印象

标签:
读书房国东家教文化心田留与子孙耕 |
分类: 醒心醉墨(欣赏篇) |

为书画者,往往有三重境界。
一是写实,工于表现所描绘对象的原貌,力求活灵活现,展示的是作者的绘画表现力。
二是从生活中发现和提炼美,表现的对象不一定忠实原貌,而是题材源于生活,取象高于生活,反映的是作者提炼生活和对美的发现力。
三是在提炼生活的基础上,用绘画语言,营造一种境界,让观赏者不仅感受到美,更为一种心境所感染。彰显的是作者的艺术创造力。
这三种能力,可谓历练一个画家的三昧真火。
颉群章先生的书画,就综合了这三种能力于一身,可谓炉火纯青,独树一帜。
我是五年前有幸在象山书画院结识群章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淳朴、谦逊、热情,穿着对襟半褂,一脸真诚,交谈时常常是腼腆地报以一笑。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五年后了,每天早晨打开微信,都会收到群章的问候——这足见出群章对友情的珍视!
每天早晨,他的问候语,都是他在自己的画作上,精心标作的。其细致和执着,令人动容。我就是每天早晨首先放大他的问候语,再期待满满地欣赏他的新作——于是,我对他画作的印象日深。
从写实的角度,群章是工写兼修,无论是花鸟,还是山水,不仅追求形似,更讲究质感。用墨酣畅,着色艳丽,浓淡相宜,虚实有度。画出的柿子,有触手欲摘的冲动;笔下的雄鸡,有振翅欲飞之神韵。
从提炼美的角度,群章不是完整取景、率意铺陈,往往是从一个别致的角度,删繁掘要,取要表现对象的一枝一脉,一个侧姿或一个剪影,或壮山水之苍茫,或为花鸟之绚丽,或渲云蒸霞蔚之壮美,或点紫藤缀花之雅致,力求以小见大,表现出精致的美。
从营造意境角度,看群章的书画,感觉眼前不是画,于“似与不似之间”,构图简要,用墨清纯,以墨代色,浓淡干湿,粗细相衔,疏密撘配,取神得形,或静谧,或空灵,或恬淡,或雍容,表达的是一种意境的美。用极精炼的绘画语言,传递触动心灵的震撼力。
而群章的书法,也饱含这种雄健古拙、恣意奇崛之势,与他的画可谓相得益彰,神韵相承。
颉群章从小爱好书画,历经坎坷,孜孜以求。長期临案不辍,师古而不泥古,博采众長,取法乎上,追求简练、轻盈、空溟、恬淡,禀赋深厚,似有冥冥禅意。多年于画坛不断探求,炼三昧真火,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一个画家一旦形成自己的风格,便几近成熟了。
我欣赏他的作品,更敬佩他的人品。一个名声斐然、成就卓著的书画家,肯屈就天天给一个平凡老者发问候语,足见群章人品的敦厚。而人品,正是一个真正书画家最重要的禀赋。
如今,群章是省美协会员,邢台书画院副院长,在艺术方面取得许多荣誉,但他却坚持不让我写。于他,自然是一种低调,而我认为,往往正是武林高手,才不肯轻易露出真相。群章还很年轻,刚过天命之年,前途正是不可限量。如果能有幸收藏他的一幅作品,可谓潜值无限。
期待有机会在象山与群章再续前缘。
群章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