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仍应有所作为
(2022-03-11 08:38:55)
同事陪我到火车站前的淘宝眼镜城选购两副眼镜,以前车水马龙的商场变得门可罗雀,几乎看不到顾客的身影;看到我们两人走过,店内的营业员都主动走出来招呼,推销自己的产品。看来实体店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购物平台的网络销售方式便捷快速,对实体店的传统销售方式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价廉物美的商品,谁还愿意去跑那个腿啊!
然而,世事万物没有绝对性,实体店生意固然受到了网络销售的冲击,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实体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很多需要体验的商业活动是无法用网络来替代的,理发、足浴、聚餐、娱乐活动等等,都必须在线下才能实现。最典型的就是星巴克,它创造了一个第三空间的概念。第一空间是家居空间,具有私密性,第二空间是职场,具有约束性,第三空间是流动性的公共空间,具有释放自我的特性。在星巴克,不仅仅是喝一杯咖啡,它还是一个交流、体验、分享的场所。
前不久整理抽屉,发现一只几年前在德国出差购买的DW手表的表带因为渡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季变硬断裂了,而且指针也不走了,明显是没电了。这只表价格不贵、造型简洁,没什么收藏价值,但日常用用还不错,扔掉还真有点可惜。因此,通过网上查找(现在干什么事都离不开网络了)找到了荟聚的专卖店,准备更换一下表带和电子。结果一询价吓了一跳,一条表带350元,一粒电子150元,而且不是马上更换,要寄到广州更换,价格上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只全新的表记得当时是1200元买下来的,这样更换一下,半只表没了。扔掉可惜,更换太贵,倒着实让人头疼了一番。这件事反映了什么?高品牌、高品质、高人工的产品,在网络平台的冲击面前,照样可以大辣辣地在线下生存下去。
在迪卡侬,卖的都是运动类的服装、器械,说白了均是传统类产品,但依然熙熙攘攘、顾客盈门,似乎完全没有受到什么网络的冲击。但在购物的同时,你可以看到体验产品的人们的热情,特别是小孩子的参与度,我们就能理解迪卡侬为什么能在线下活得这么滋润的理由了。
线上线下融合,是现代商业模式的必然走向。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创新模式互学互鉴是永恒的主题;墨守成规,只能路越走越窄;打通了思想上的线上线下藩篱,也许就能走出另一番天地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