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段富文老师去学真正的太极拳功
标签:
教育太极拳体育、太极、武术文化 |
分类: 太极正宗 |
跟着段富文老师去学真正的太极拳功

我们要以最小消耗,换取最大的健康。还需静下心来,平顺情绪,放下执念,去掉妄念,克制贪念,辩证思维,明确目标,选对方向,选准明师。
从推手喂劲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必须和老师对练完成。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就没法使功夫上身;而且错误动作对身体有害。古拳谱中说:“只可神会不可言传”。说明对于太极拳的动作细节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需要口教身授。李雅轩说过:“盖练太极者虽多,但未经真的太极拳教师指教,以为有其他拳的功夫底子,再弄本书看看就算会了,这是妄作聪明,闭门造车,所以难成”。
凡做事,方向第一,方法第二,而努力只是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方向不对,方法不当,功到自然成,会成为一个悖论。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越努力距离成功越遥远。选对了方向,即使走的缓慢,也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有人还说:“拳练千遍拳理自现”。我认为这只是鼓励人的一句空话,练对了还好说,练错了无异于痴人说梦,天方夜谭。功夫是严格锻炼出来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简单地,无目标的重复套路,只能是太极操,不管是什么套路,都是套路而已。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在模仿名人打拳错不了。那么名人练拳时身体内部怎么运化的,其既能原地转骨、又能原地调头这能看得出来吗?练拳时的意念与细节是看不出来的。眼睛看到的与实际情况,那里面是天上地下两个世界。而不是,他怎么这里快了、那里慢了,他怎么少了一个发力,他那里多走了一圈,如此等等。有人说自己的悟性很强,它的前提条件是神经系统,感知系统高度发达。假如你身体的灵敏度不够, 身体的关节,身体的神经系统, 没有到那个程度的时候, 你就感知不到自已的方圆,顶抗,丢憋,僵硬等,感觉到不到那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你感知不到就谈不上体悟。无论你悟性有多高,你在模仿时,都会在动作上出错或者出现偏差。这些错误的动作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导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功夫练不出来。所以,一味模仿,没有明师的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只能是闭门造车,弄得不好,容易伤膝关节、内气受阻,导致身体不适。
太极拳的修炼过程,实质上就是转变思维的过程。我们要培养、建立太极思维,用新思维去认识太极,练习太极拳,才能踏入太极拳大门,否则会俳徊在太极拳大门之外。
其实修练太极拳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及其执念的局限,跳不出自己的局限,就无法实现自我突破,就无法真正理解太极拳的意义。比如,现在微信中的有关太极方面的文章,微信、快手与抖音中的有关太极拳方面的视频很多很多,除了部分有价值的文章、视频外,其他不同门派各说各的理,同一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整得大家不知学那个好。
特别是象打坐、站桩这样的本是太极拳的最基础的要求,但有的人总喜欢把打坐、站桩来当做高层次的功夫,说的神乎其神。各种板本要有尽有,对初学者来说,那个说的都有道理。真是真假难辨,跟谁学呢?是学简单点的,还是学复杂点的。还真是难以选择。
因此,我们要摒弃以往的思维定式,不迷信权威的理论观点,不生搬硬套现有理论,不盲目从众,善于独立思考。
转变思维说着简单,其实是难之又难。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思维方式已根深蒂固,深入骨髄。另外,再受到一些文章及其视频的错误引导,体现在推手中的,如搭手即堵,不是生拉硬拽,就是左格右档,或者是上挑下压,有的一搭手非顶即抗,还美其名曰:这是八面支撑,等等可笑至极。这些都不是太极功夫,这些负面影响,进一步固化了原来的思维。因此改变思维需要慢长的过程,需要老师反复的的引导,习拳练功中的渗透,逐惭分辨出那些是旧的,那些是新的,新旧之间的区别。新的思维方式的奇妙作用,逐步提高认识,改变态度,变要我改,为我要主动改。
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功夫。太极功夫的奇妙在太极思维上最奇妙。这里不妨透露一点段老师习拳的思维方式:(个人整理,难免有错)思维要先进:
1.不是对拉拔长,对拉拔长是细长。而是顶天立地,鼓荡膨胀。
2.膨胀不是象雨伞打开那样,雨伞打开不是膨胀,是支撑。膨胀要象轮胎和气囊那样。
3.不是命门后撑,后撑腰后弓,前凹陷。
4.不是虚领顶劲,是虚灵领劲。
5.劲不储丹田,也不守丹田。要劲布周身,运转灵动,随调随出,有如高铁上面装导弹,机动灵活,取消发射井方式。
6.杠杆力,有点“能撬动地球”,太极拳不是杠杆力,不给对方点,接触点有加减,能放大缩小。
7.各种旋转组合,放大缩小比例不变,内在空间宽敞,永远都是舒筋展骨。
8.意在先机,接手就得势。洞察秋毫要入骨。
9.吞要放大,发要加压然后爆炸释放。
10.用哪哪为头,不是固定的以身领手的单一方式。
11.沉:能提自然沉,沉是劲不是下压。
段富文老师是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杨露禅—杨建候—胡星斋—胡学智—段富文),自幼习武,自从拜入胡学智尊师门下,系统学习十余年,深得师父厚爱,时常家中单独传授师门精华窍要。加之,个人刻苦好学,全身心地投入,得之太极拳真谛,功底深厚。通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实践与教学经验的总结,有着自己完整充实的教学内容,能够解决难点、重点而又贴近实际的基本功法,一、二、三层次递进的教学模式,妙趣横生而又灵活的教学方法。总之,系统的训练是先辈们几百年来的总结,是真正的传承,系统的训练是真正武术的根源所在,是入门的最快路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