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诗有得

(2022-05-29 08:20:36)

读诗有得

今读唐代诗人王昌龄《送魏二》,颇有感触。

对于王昌龄,我们所知道的,他是一位很有名的边塞诗人。他的《从军行》《出塞》等都是很有名的诗。《出塞》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们从思想情感看,这首边塞诗,表达了王昌龄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王昌龄不但边塞诗写得好,就闺怨诗来说,写得很有特色。《闺怨》云: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歌表现了一位物质生活富有而缺少精神趣味的思妇“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怨恨情绪。

就送别诗来说,我们还是先看看王昌龄的《送魏二》。诗歌如下: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里,王昌龄送别友人魏二时所创作的,属于为客中送客之作。魏二即诗人的好朋友。

首句写道:“醉别江楼橘柚香。”“橘柚”即橘子和柚子。“橘柚”是秋天收获的水果。这里暗示了送别的时间。在时值清秋,橘柚飘香之时,诗人与友人在江楼相聚,一醉为欢。其中,一个“别”字,点明了是在这里来送别的。

在短短的七个字里,虽未言离情,然而依依惜别之意已经蕴含其中。一个“酒”字,就暗示了“酒深情亦深”之意。

接着写道:“江风引雨入舟凉。”紧承上句而来,写饯宴后送友人登舟的情景——秋风瑟瑟,寒雨连江,寒风袭人。

可以说,刚才江楼上欢宴时那种温馨气氛因“凉”而消失。我们要注意,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这里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诗人贬谪失意之凄凉,以及客中送客之心理感受。

其中,一个“引”字,用得很妙,不说风吹雨,而是说风把雨引进舟中,这就有了“故意”之意,不但把风拟人化,而且更好地渲染出风雨潇潇的凄凉氛围。

上面两句属于环境描写——送别环境的凄凉。接着应该表达惜别之意。但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却在于不从自己方面落笔,而是由对面生情,为朋友远去之后虚构了一个环境。

从他方写起的写法很具有表现力,即设想离别以后,朋友的生活处境。

我们来看第三句,诗人写道:“忆君遥在潇湘月。”诗人先用一“忆”字领起,想象出分手之后,舟行至遥远的潇湘之景。这里,突出了“月”。可以说,这不但是以月寄情,而且似乎自己就是这月亮,跟着朋友来到潇湘一样。现代流行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月亮走我也走。”其意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王昌龄是无法来到朋友这里,因为,自己也是他乡之客,也是被贬之人。

我们知道,人之现实之苦和之愁,之理想不能实现,在文学中,就可以借助梦境来解决,来实现。写梦就是这人。身不由己的王昌龄,朋友的远去,再会也只有在梦里了。

于是,诗人最后写道:“愁听清猿梦里长。”在月色凄迷,夜深人静,两岸清厉的猿啼却此起彼伏,久久不绝,自然平添愁苦之情。其实,这是在告诉我们,这样的深情,即便在梦中,也让人忧愁。可见,诗人与朋友感情之深,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被贬龙标之后是多么的孤独。

这样,真切地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和关切之情。

我们要注意,诗人从视觉——月光,听觉——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而寂寞的环境。而月夜泊舟本来就具有一种幻境,而在梦中听猿声,不但幻中有幻,而且该营造凄凉的氛围——“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样,在一真一幻之中,在真与幻的变化里,诗歌的审美意境更具朦胧之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总之,这首诗前半部分写的是实景,后半部分学的是虚幻,“虚实结合”,在想象

中,不但扩大意境,而且深化了主题。

说到王昌龄的送别诗,我们不能不说他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王昌龄作于为江宁丞时。从表达情感来看,不但表达对朋友的深情,而且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情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