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元自属闲人 又何必君恩赐与 陆游《鹊桥仙》审美赏析
(2014-12-27 11:43:24)
标签:
中国古代诗词审美赏析 |
这首《鹊桥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近镜湖,在此期间词作多为“渔歌菱唱”。即使这样,词人却是身虽寄湖山,但心存河岳。这首词作,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全词如下: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词作首先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词人写道:“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博”就是古代的一种棋戏。这里,词人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特别是“谁记当年豪举”一句,通过反问引出如今寂寞凄凉之感。从结构上说,这一句把词人引回到现实中来。我们从《陆游传》中可知,王炎在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了北伐工作,而陆游也曾为王炎谋划。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想起这些,原来那份豪情壮志,如今更有谁还记得?往事已成烟云,伤感又有何用?
但在陆游看来,也许比我们想到更为复杂,因为陆游始终没有忘记北伐收复失地,心存伟大的理想。所以,词人接着写道:“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这里,词人描写了当时这样两类人物:一类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一类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这两句就是说,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其中第二句中的“独”字很有意味,不由得想起柳宗元《江雪》诗来,“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以说,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说,这是词人运用了反面写法,表现了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壮志。
现实毕竟是现实,心存高远,但处境凄凉。接着下片承接上片最后的“江边渔父”而来。词人写道:“
在艺术上,这首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寓情于景
词人在词作中,通过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描写,表现出了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
其次,用词独到
词中用“谁记”、“独去”、“占断”等词,不但层层转折,步步蓄势,而且情意深远。
再次,描写细腻
明代杨慎《词品》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其感旧《鹊桥仙》一首(即此词),英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同时,也在这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