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审美赏析

(2013-06-06 06:03:47)
标签:

中国

古代

诗词

审美

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审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曾因干旱到常山去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词。词人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江城子”词牌名。“密州出猎”词题。全词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作上片主要写词人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所表现出来的举止神态之“狂”。词的开篇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词人自称,当时苏轼四十岁。 “聊”即姑且。“狂”即豪情。其中,词人用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奠定了这首词豪迈的气概。词人接着写道:“左牵黄,右擎苍。” “黄”即黄犬。“苍”即苍鹰。意思是说,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擎着苍鹰。这两句描写了词人出猎的雄姿。接着有写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锦帽貂裘”即头上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即身穿貂鼠皮衣。这种服装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跟从的骑士很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这里也描写了随从武士个个也是打猎装束。这里描写了千骑奔驰,腾空越野的雄壮场面,从而表现了打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接着写道:“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意思是说,为了酬答我,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而我亲自射虎,请他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其中,“亲射虎,看孙郎”应该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即孙权,这里词人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词人自己)。词人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苏轼“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是实写,下片由实而虚,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词人写道:“酒酣胸胆尚开张。”“尚”即更。意思是说,极兴畅饮,胸怀更加开阔,胆气横生。苏轼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接着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云中”即汉时郡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意思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这里,词人用了《史记·冯唐列传》中的典故。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由于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为之辨白后,认为判得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我们知人论世,苏轼当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任密州太守,所以时常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最后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即会当,将要。“挽”拉。“雕弓”即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即圆月。“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借指西夏。《楚辞·九歌· 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借此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所以,词人在最后几句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然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这样结尾,卒章显志,更好地表达了词人决心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
   
在艺术上,首先,词人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叙事、言志、用典)形成豪放风格(要知道,一个作家的风格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艺术手法上)。其次,多角度、多层次(语言、行为等)表现了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豪气。再次,注重空间距离,拓展词境,提高词的品性。第四,卒章显志,不但表现了词人的人生理想,也使词作意蕴突出。(分析时,参阅了《苏东坡传》相关章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