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审美赏析
(2013-06-06 06:03:47)
标签:
中国古代诗词审美赏析 |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曾因干旱到常山去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词。词人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江城子”词牌名。“密州出猎”词题。全词如下:
以上是实写,下片由实而虚,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词人写道:“酒酣胸胆尚开张。”“尚”即更。意思是说,极兴畅饮,胸怀更加开阔,胆气横生。苏轼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接着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云中”即汉时郡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意思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这里,词人用了《史记·冯唐列传》中的典故。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由于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为之辨白后,认为判得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我们知人论世,苏轼当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任密州太守,所以时常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最后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即会当,将要。“挽”拉。“雕弓”即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即圆月。“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借指西夏。《楚辞·九歌·
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借此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所以,词人在最后几句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然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这样结尾,卒章显志,更好地表达了词人决心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