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审美赏析

标签:
古代诗文艺术审美赏析 |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接着写道:“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意思是说,早上的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紧承“佩玉鸣鸾罢歌舞”而来。诗人从时间的角度来写,上句写早上,滕王阁周围都是南浦之云,也就是说,滕王阁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也孤独其中。下句写晚上,西山之雨笼罩滕王阁。这样,早晚结合,就是说一天,滕王阁整天没人光顾,只有南浦的云和西山的雨与它为伴。其中,上句的“飞”和下句“卷”,不但表明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社会风云变幻不定,人生无常。诗人表面上写景,实则在抒发情感,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也暗示了人去楼空的沧桑感。
接着写道:“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悠悠”指遥远,或长久。“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意思是说,闲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时日悠悠不尽,事物变换,星座移动,渡过几个春秋。上句中的“闲云潭影”写的是空间。因为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俯仰结合,拉开空间距离,空间就会变化。而“日悠悠”把空间转入时间。其中“悠悠”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下句“物换星移几度秋”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时间的变化,空间的转换,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情蕴其中,感慨无比,而且也是诗歌的审美境界得到提升。
最后写道:“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空”有白白地。“自”即自然而然之意。“空自流”暗示了流水无情。意思是说,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诗人在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换星移,帝子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真是世事变迁,人去楼空。在写作上,首先,首尾照应,时空流逝,情感延伸。其中的“江”字回应了“滕王高阁临江渚”中的“高阁临江”中的“江”。结尾中的一个“空”字,更是用得美妙,不但表明时间怎样变化,江水都是自然地不停流动,不会因人的伤感而停留,而且也暗示了物是人非的人生伤感。最后,以景结情,情蕴其中,不但含蓄蕴藉,而且给人以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
在艺术上,除了以上分析之外,还有以下特点:首先,时空结合,意境高远。其次,动静结合,气韵生动。再次,结尾独到,引人思索。第四,语言含蓄凝练,表现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