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审美赏析

(2012-04-26 06:01:10)
标签:

中国

古代

诗词

审美

赏析

杂谈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审美赏析

玉楼春,词牌名。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夐词,其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的词,其中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或加字令),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欧阳修《玉楼春》是其词作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如下: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首词开端的“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樽”即古代盛酒的器具。“樽前”即酒席宴会。这里用来表现出欢乐的场合。“春容”中的“春”即指美好的。“春容”喻指人的美丽。而“樽前”所要述说(“拟”)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这两句结合起来,就是说因“归期”而使“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也许就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吧!其中,前句的“拟把”,后句的“欲语”都是词人心中所想,最终指向“归期”。这样,不但表明了词的主旨,而且也把外在之美,之欢乐与内在的忧伤之情结合起来,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内心那不忍去想和不愿说出来的深情。

接着的两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两句是词中之名句。这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由己及人,表现出了抒情主人公对整个人世的认知。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就是古人所说的:“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我辈。”这正是所谓的人生自有情痴在。第二句中的“恨”,即指离愁别恨。这种离愁别恨是与风月无关,是人所独有的情感。但事实上,风月(自然之物)正是触动人情感的媒介。由此想到,南唐时的李璟调侃冯延巳说:“风咋起吹皱一池春水,关卿底事?”冯延巳回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其实,这“一池春水”被“吹皱”,正暗示了词中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情绪的波动,突出了内心情感如池水一样荡起层层涟漪。可以说,这正是冯延巳内心的表现。所以,《礼记》里《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诗·大序》也说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说明人在非常激动,内心情感都要语言来充分表达。从这些例子来说,这首词中的“痴情”就与“风月”(自然之物)也就有关系了。  

所以下片开端就说:“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话别的情事。“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翻新阕”就是白居易《杨柳枝》所说:“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同题说:“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因古代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表明抒情主人公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或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柳”谐音“留”。所以,“一曲能教肠寸结”的哀痛伤心。“肠寸结”即是说因听到这样的曲子就引发想念之情,内心产生肝肠寸断之痛苦。其中,一个“莫”字很有意义,不但表明了抒情主人公不愿触物(《杨柳枝》)伤感,不愿听到伤感的曲调,也表现了离别之后抒情主人公内心的痛苦,

   最后两句写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我读到这里,总感觉是抒情主人公为了回避离愁别恨之苦,采用的一种解脱的办法。说的,抒情主人公不仅要把“洛城花”要完全“看尽”,这就是一种排遣移情之意,把注意力转移到“看花”中去,继而才要与春风轻松地告别。“直须”和“始共”在表达情感上很有一种力量,感觉到词中所具有的一种豪迈的气势。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一“尽”一“别”又把思绪拉回来,在表意上形成一种张力,也就是在豪情激荡中又隐含了沉重的悲伤与感慨。

总之,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不但表现了主人公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之情,也表现出一种无奈之感受。词作很有气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此词:“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