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现情感的主要方式
(2010-06-10 13:02:44)
标签:
学习笔记杂谈 |
一、拟态表现
拟态表现是指艺术可以凭借色彩、线条、音响、动作、言词等拟出各种各样特定的“态”来表现情感。“态”即意象。拟态即为言意象,得意忘象。也就是说,“态”呈现于外的内在的心意,或者说,“态”是表现人的心志情意的外观样式。
艺术的“拟态表现”就是“拟物态、拟事态、拟体态、拟境态”来达到“拟态传情、拟态达意、拟态显心”的目的。这意味着艺术所拟的呈现于外的各种客体之态,实质上是人的“情态”、“意态”、“心态”等物化形式。这种拟态的实质并非要人们去认识事物和现象本来是什么形态,而是要人们去体味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和这样的“态”表现了什么样的意绪、心境、愿望、理想。因此,再现本身是艺术的手段,而不是艺术的目的。手段显示的认识意义不含在目的显示的审美意义中,但不能代替审美意义。
拟态表现的特点:
1、客体的虚拟性
在艺术中,“态”是对客体现实形态的虚化和重建,不具有客体本身的直接现实性,因此,虚拟的实质是创造而不是模拟,是表现而不是再现。
2、主体的自由性
艺术家在“拟态”表现时有选态的自由,变态的自由,组态的自由。艺术家可以完全突破客体事态所受的物理属性和物理时空的限制,既可以选取不同的态虚拟为一定情感的载体,也可以根据情感的需要以各种变态形式来表现,还可以将百态千姿组为一态来强化情感。
3、拟态的普遍性
拟态表现突破了体态表现、声音表现、物件表现等自然表现的狭隘性和粗糙性,而是以精细的个体感情形式来表现的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情感。正如梁启超所说:“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的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
艺术拟态表现的这些特点,实际上也就是艺术审美特征的一些标志。
二、符号表现
德国哲学家卡希尔说过:“艺术是一种形式创造,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创造,即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的创造。”又说:“人类的本质在于文化符号的创造,人类的艺术在本质上也属于一种文化符号的创造。”符号表现是指不通过拟态而是借助声音、色彩、线条、语言等在一定的结构形式中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
从广义上讲,拟态表现也是一种符号表现,“态”即使具象性符号。从狭义上讲,符号仅仅是表现人的思维和情感的形式。事实上,符号表现是一种抽象性表现。从形式上来表现,而拟态表现是具象表现,是一种具象符号,讲究的是超物象的形式。
黑格尔说过:“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供我们关照,打动我们的情感。”艺术与情感的关系说明,情感是艺术最显著的特征,忽视或否定情感是不对的,但情感又并不是艺术的唯一特征。艺术还离不开想象,想象也是艺术的审美标志之一。
总之,在艺术表现中,拟态表现和符号表现是互补的,互相为用,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