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艺术与想象的关系(2)

(2010-03-10 13:10:50)
标签:

文学

艺术

理论

学习

笔记

杂谈

           艺术与想象的关系(2)

 谈艺术与想象的关系(2)四、艺术想象的性质和特点

高尔基说过:“想象——这是赋予大自然的发现现象和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功能。”

1、什么是艺术想象?其性质是什么?

艺术想象是一种感情型思维活动,即一种在情感支配下展开的,同时又虚拟出各种“态”或形象来表现情感的思维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想象相比,艺术想象克服了偶然性、随意性、无定性和易逝性的不足。

艺术想象的性质:艺术想象是艺术思维的主要形式。动态的想象活动过程与思维成果——静态形式的艺术形象构成高度的同一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歌德说:“想象是我们精神本质里的第四个主要功能。”黑格尔说:“艺术家的要务不止于对经验材料的收集与挑选。艺术家必须是创作者,他必须在他的想象里把感发他的那种意蕴,对适当形式的知识,以及他的深刻的感觉和基本情感熔于一炉,从这里塑造他所要塑造的想象。”因此,艺术想象是一种感情型思维活动。

2、艺术想象的特点

1)情理统一,理熔于情

“情理统一,理熔于情”指在思维形式上,艺术想象是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艺术想象是一种情感型思维,取决于两个条件:

第一,   客观外界事物的触动,使之有所思。第二,主观情感欲望的推动,使之有所

思。

为什么说艺术想象是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首先,表现在认识直接地完全融合在情感之中,处在水乳交融的不可分离的状态。德国费肖尔认为,艺术想象有着“理念全部溶解于再现之中”的特点,有着“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性”。它是饱和情感,同时也饱和对社会、人生、自然之理的认识的思维活动。

其次,表现在“亦情亦理,情景交融”的状态,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

对艺术作品,无论是创造,还是鉴赏,都得用“想象去捉摸”,而不能用“推理去解析”。

2)虚实统一,亦真亦幻

在思维具体上,艺术想象是实像与虚像的统一。艺术想象亦真亦幻,即实像与虚像的统一,突出表现为:

第一,艺术想象所创造出的新形象“像幻而材真”。也就是说,艺术想象尽管可以创造出从未感知过的,或者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是一种“幻”,但构成新形象的所有材料又都永远来自客观现实,是完全的“真”。艺术想象所创造的没有直接现实性的那个“虚的实体”,正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实体形象经剥离、筛选、提取相关材料加工而成的。正如鲁迅所说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形象,诸如阿Q、祥林嫂、狂人等,采取了“加工、改造,或生发开去……人物模特也一样,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的“真”材料,然后加以改造,生发出“幻”的形象整体。在现实具体作品中,如Q在现实中并没有其人,阿Q也没有直接现实性,但构成啊Q的材料都是真的。

第二,艺术想象所创造的新形象,又“事幻而理真”。即艺术想象所创造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可以是奇幻的,荒诞莫名,显示的是超人间、非现实的种种幻想,但却又体现着人间世相中真实而普遍的情于理。也就是说,想象本身也反映某种本质规律,包括真理成分。如,唐代传奇作品是“有意为小说”的自觉创作,其事莫不幻。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事幻而理真之作。汤显祖的《牡丹亭》更以其“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相恋,终成眷属”的“幻”,显示了人们追求幸福爱情的人间至情至理。

第三,艺术想象过程中,常常是“景幻而情真”,即艺术想象过程所创造的客观的诸景、诸相,虽然是“幻”,但艺术家对这诸景、诸相的主观体验和主观情感都是“真的”。这具有主客统一,物我两忘的性质。李渔说:“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立言。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即化身为物,以物为我的体验,创造的客观性相是“幻相”,但主观所体验的感受是真情。(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