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反对举国体制的培养模式,因为这是违反科学规律培养方法,并且受政策影响很大,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有所变化,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培养。当然,这是政策的原因,这里暂时不说。
上一篇说到,赛事梯队建设培养模式迫在眉睫,但目前中国最缺乏的除了赛事梯队的建立外。青少年球员,尤其是他们的家长们是如何看待高尔夫这项运动的?
时下,很多家长把培养孩子打高尔夫当成一项特长,就像培养他们弹钢琴,学舞蹈一样,不能说这样做不好,但是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不得孩子一夜之间成为老虎伍兹,索伦斯坦。这种“快餐”式的教育就想家庭式的举国体制,带有太多的功利性。多少违背了高尔夫培养规律。其实,夸张一点说,90%以上的中国练球者低估了高尔夫的难度,其实高尔夫超难,成熟至少需要13-14年,而据PGA的统计资料,高尔夫平均成熟球龄超过20年,伍兹2岁练球,18岁之前获邀打了6场美巡赛全被淘汰,21岁获冠军,练了19年,这是最好的天才也要19年,很多人不知道梁文冲也还没有达到球龄,美巡赛能争冠军的球手,平均球龄超过25岁。说的直接一点,目前中国球手对高尔夫难度显然估计不足,经常干力不从心的事,世界第一教练哈蒙说过:高尔夫天才能偶尔冒尖,但高尔夫的稳定谁也别想跳过年限。但中国很多6—7年球龄就转职业了。这对于那些希望孩子速成的高尔夫家长来说,的确是值得深思。
2016年离现在还有7年,我其实真的希望不要把7年当做是一个冲刺,而是当成一个规范,完善,基础建立的7年。毕竟,拔苗助长只能使道路越走越窄,而规范,完善的高尔夫环境才能保证高尔夫球员层出不穷,而奥运会,只是个练兵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