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游记--中国行之二

(2009-12-03 10:12:42)
标签:

牛津大学

远洋船只

火战车

镶板

塞西尔

英国

杂谈

东游记--中国行之二安德鲁∙凯恩爵士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署长 

 

中国不同地方的会晤方式还有点不一样。作为代表团团长,我与中方领导并排坐在扶手椅上,长篇大论。因此我们一般不看对方,不激发彼此的想法,也没有太多互动。但是,礼节意味着每次会晤都有一个形式,很多意思是间接表达的。在重庆,我会见了市长(有点像会见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重庆还要大些!)。最好的做法是我带着一批英国企业界人士参加会晤,让他们有机会接触高层领导。

 

我们与一位官员一起参加了一次宴会。我特别喜欢“佛跳墙”,但希望菜不要上得这么快。有时候几分钟时间就要上很多道菜,能吃到很多东西,如蜗牛、海参、各种各样的蘑菇、四川麻辣菜品,但可惜是有的无法吃完。用餐的礼仪很有趣。你可以随意取用,不必样样吃完。你可整盘子的东西都不动筷子,服务生会拿走换上其它菜。

 

中餐在中国各地区差异很大。但都不是英国人所理解的中餐。这让我思考起我们很多时候使用了中国人无法识别的中国主题、图案、装饰、风格和形象等。“中国风格(Chinoiserie)”是我们以英国品味来解释中国的东西。这种反过来在中国也如此。我参观了“牛津街”,一处基于英国主题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过“牛津”是指牛津大学,而不是购物街。各种符号有点混杂在一起(带有独角兽的苏格兰圣安德鲁十字旗!)。木镶板和古典圆柱更多的是塞西尔·德米尔(Cecil B. DeMille)风格,而不是牛津大学风格。英国概念畅销,但它是中国味道的,而不是我们的。新的重庆大剧院即将开业,其首演剧目是《猫》——某种意义上是英国的舶来品。

 

重庆将其自身作为一个枢纽推销,就像我们推销英国一样。但重庆是一个内陆枢纽。远洋船只可沿长江上行1500多公里抵达重庆。它将自身看作连接印度洋并通往西方的一个门户。重庆在1940年代曾有一段时间作为中国的首都,因此它充满这一种自信。

 

在周日下午和晚上的拜会活动之后,周一一整天都是演讲、政府会晤、公司参观等等。然后在周二早上5:30(英国的昨晚9:30!)乘飞机前往山东。山东具有庞大的经济实力和商业潜力。我将加入济南的一个金融服务和高级工程考察团,然后在晚上飞到远在中国南方的广州。电影《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描写的男主人公,苏格兰短跑名将李爱锐(Eric Liddell)就是在山东潍县日本集中营被迫害死亡的。如今,山东与苏格兰通过更多的渠道包括《谅解备忘录》和各种交流活动,保持着特殊的联系。  

 

飞过白雪皑皑的中国省份抵达目的地,我惊讶于中国各地稠密的人口。那种感觉就像在美国飞行。事实上,对我来说,全球化的一个感受就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主要经济体正变得越来越相似。这个话题改天再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