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的递归性

(2025-08-12 10:59:54)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

丁香焦点解决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教育

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504天

 

语言的递归性

 

语言有一个特质:反身性的可能。我们可以通过讲话对我们创造现实和加标点的方式进行思考,即像史第尔林强调的那样,令人吃惊的是,迄今为止能够对语言秩序的威力进行的探究是多么的少。完全不加反思地应用语言并非完全没有危险。他提示我们,一个关于硬性的且没有矛盾的秩序的设想,如何可以通过语言付诸实践。他是这样考虑的:

它的实现,可能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体现在被我们称为抽象化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语言把一个具体的看法和一个已经存在的背景抽象化,最终也实现了一个反身过程,使得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使用语言的局限性和危险,并思考语言如何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但是抽象化具有两面性,这也导致了将每个抽象概念具体化的尝试。正是语言的具体化和它生效的方式,证实了它是“硬性的秩序维护者”。这对于德语心理学术语并不适用,它充斥着具体化,如,无意识的,抑郁症,本能,精神病,心理参照物,自我,真实的自我等,这似乎为我们展现出一张语言地图,让人想到卫星图片中城市里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具体化就是堆积如山的住处。

语言可以反身地用于其自身的现象也提示了我们对于语言创造现实的做法负有责任。一个关于谨慎使用语言的例子体现在对关键词的使用上,如:利用关键词的工作:

如果能以特别的方式使用关键词,那么就可以为一个被现实描述所困的系统提供新的选择。有些关键词适用于很多情形,有些只在特殊的情况下适用。关键词所涉及的新的不熟悉的含义越丰富,就越能触发积极的联想的搜索过程。

如,鲍斯考勒等提出了“罢工”这个词。在一个家庭中当出现症状的人不断退缩,变成一个足不出户的隐居者,那么就可以问家庭:

你们如何解释他罢工了这个事实?

或者问当事人:

您何时决定要罢工?

恰恰在精神疾病的背景下,这个词提供了大量新的意义,它是多义的,体现了这样一个想法:

这是一个自愿的、故意的行为,是主动的选择,而不是刻画出一个无助的疾病的画面。

它暗示了一种关系:

您是针对谁,或什么事,而罢工的?

这样一来就能够进一步思考:

罢工可以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为了某个人或反对某个人而进行,目标可能是取得什么或阻止什么。

罢工早晚会结束。

关键词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地运用不同的语言游戏,会使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活动空间。

新的语言游戏的关键词是“想法”。可以这样提问:

父亲何时第一次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可以不当他的孩子的好爸爸?

从本体论来看这个游戏是:谁是无能的?

从认识论来看这个游戏是:谁认为他是无能的?

语言和系统:语言的相互协调是为了构成一个共同的意义。这样的意义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如婚姻、家庭或其他相似的意义。然而也可以是短期的,如约好一起去吃饭。围绕着第三方如婚姻或饭菜会产生一个特殊的系统。第三方会成为一个组织原则,以此建立起一个复杂的、有时是固定不变的交流系统。因此针对一个问题组织起来的系统就被称为问题系统或与问题相关的系统: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出一个系统,其目的是解决问题,但是同时他们并不想共同参与系统的建构。相似的,在一本书即将出版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把作者、助手、同事、出版商、编辑之间的相互交流称为“书籍系统”;把生活用品零售商、供货商和顾客之间的交流称为一个“生活用品系统”。因为这不是关于人们自身而是关于他们之间的交流,所以问题系统的构成成分永远不会是完全固定的。随着一个问题定义的改变,问题系统也会变化。

对于表面上的“硬事实”,语言所起到的作用尤为有趣。如,当存在一个已经证实的器质性病变时,如慢性病在其语言背景之中:

当处理慢性疾病时,要区分人类现实的两个不同方面:疾病和慢性化。以儿童哮喘为例。关于哮喘,支气管痉挛、药物的作用、肺部叩听,与对这个现象的说法在完全不同的层面上发生。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区别,肺部的杂音被描述成“一个小感冒的体征”,还是“只是你把它想象成如此”,或是“痉挛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内部”发生了什么与如何命名无关。然而描述方式决定性地影响了处理方法并且也影响了疾病本身。

一个事件持续的时间越长,区分疾病和疾病的说法就越重要。因为,一个“小感冒”事实上通常几天之后就会痊愈,与对它的说法无关,然而对于一个持续很久的疾病,关于它的说法在以下方面就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人如何对待疾病,如何估计自身的可能性和如何体验。

慢性化不仅是指一种疾病并且无法预计会持续多久,而且更重要的是指,与自己和与他人谈论疾病。谈到慢性疾病如哮喘,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会有意义,即当人们除了看到与疾病相关的过程,尤其是能够看到与之相联系的的与语言有关的过程时:

问问自己,为什么偏偏是我“碰上了”。

责备伴侣,他为什么要结婚,虽然他一定知道他的叔叔和奶奶有哮喘。

自己因愧疚而受到折磨。

想象死亡并因此而承受对死亡的恐惧。

问自己、邻居、朋友、亲戚对此是怎么想的。

成立或加入一个自助小组。

当医生询问有无吸烟时良心不安地对其撒谎。

服用治疗哮喘的药物,想到其他的孩子能出去玩很生气,因此会抱怨母亲强迫他待在家里。

因为做雾化吸入治疗哮喘与父母争吵。

时常担心一下灾难。

对于母亲:因为恐惧无法入睡,为了保险起见立即到孩子的房间躺下,以便听到孩子的呼吸节律,即使伴侣变得越来越生气。

对于兄弟姐妹:嫉妒父母把注意力都放在生病的孩子身上。

对于孩子自己:自己和别人说清楚自己什么也不能做,因此在学校里可以免去运动。

咨询不同的专业人员,他们会说:这会加剧;这是心身疾病,因此这是终生的;把药全部停掉;如果您不规律服药情况会更糟;只服用天然的物质;试试针灸或节食等。

对于专业人员自身:有一定的想法并对其宣传,对同事有诸多抱怨,比如那些赞同或反对自然疗法、赞同或反对心理辅导之类,并相应地在大会或书中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教学观点,并为自己辩护,其他的观点被当作错误的而废除,提供研究证据等。

专业人员参与了上述语言过程的顺序的编排,并且他们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

疾病的关系环境是它的语言背景。我们所体验到的和命名的身体疾病,通过语言化的行为变成了一个社会建构。如果我们思考一下我们描述病症的方式,就有可能做出一个重要的区分:病人、家庭和专业人员谈论疾病的方式创造了还是减少了自由空间。

以上关于慢性疾病与语言的说法扩展出了一个对问题系统的理解。问题是围绕着某个事物用语言组织起来的,没有这个语言的组织它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而且看起来绝对是完全不同的:一个问题制造出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系统制造出一个问题。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

 

 

 

0二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