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理论(二)

(2025-07-02 11:47:48)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

丁香焦点解决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教育

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463天

 

系统理论(二)

 

系统理论的发展与其他领域的进展遥相辉映。

在化学领域,普里果金发现,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自发形成新的秩序,即所谓耗散结构。

在物理学领域,有人发现用协同学理论以及后来的混沌理论可以描述同样的现象:系统在某些边界条件下,可以改变自身,自发组织出稳定的,我们迄今为止从未见过的全新结构。

此后,内稳态作为系统理论核心概念的地位被动摇。现在,人们对平衡态的兴趣已经远不如对系统中如何发生变化的兴趣。这些变化(包括细节)事先无法预料、无法计划,甚至不可逆转,从一种看来似乎很稳定的状态突变成一种全新的状态。借用希腊语,亦即“存在形式”一词,有人称之为“状态的跃迁”。“在波动中产生秩序”逐渐成为关键词。

按照“系统第二定律”的描述,如果对系统放弃干预,它则会变得更规则。这一表述是观念转变的标志。

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生命系统中自我再生(自我创造)的认识论对于系统理论研究者的观点影响深远。自我再生指的是:生命体不断地从自身组分中制造出新的自己,而不必接受外部指令。自此,研究的焦点越来越倾向于生命系统内在、自主、自我组织的逻辑规律,以及从操作层面如何完成独立运作、限制外来影响等方面。环境因素不再被看作具有强烈干预作用的决策机制,而治疗师也只被视为可能对系统自身运作和律动起到某种撞击、激发、扰动作用。那种认为治疗师能够控制系统运作的观点被摒弃。不过,人们始终意识到,人们可以从外部毁灭一个系统,这一点有助于防止对治疗不负责任的态度。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自我组织理论因其内容涵盖了生命和感知而成为一种普遍的认识论:生命也可以被看成一种认知,系统其实从来没有“真实地”存在过,世界是我们通过自身的感知“创造”出来的。这句话容易被误解,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我们的感知,我们无法想象世界是什么样子。因为这一点,关于事物本身的理论和关于认知的理论之间的差异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这与激进的建构主义一种哲学上的认识论观点不谋而合。

在上述两种理论中,现实与观察者之间都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现实只有通过观察者的行动才能得以呈现。众所周知,某种“像复印机一样的”对现实的描述是不存在的,描述本身就是现实的基础之一,没有主体的理论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混沌理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自我组织等理念,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对系统治疗与咨询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应对策略和争斗式干预的乐趣也被冷落,由此而产生的压力也减小了许多。因为无论怎样,系统都会朝符合自我组织的方向去发展。这种发展不可避免,因为治疗师既不能客观地描述,也不能朝有益的方向引领咨客系统,治疗师和咨询师的形象地位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对“事务”本身的权威性越来越小,因为没有人会比咨客本身更了解自身状况。他们更应该是启动有益过程方面的专家,是帮助大家描述不同的现实建构并促成对话,并对不同建构进行取舍的参与者。他们更应该对家庭系统往往是非常特别的自身逻辑有好奇心,对这些规则为咨客应对日常生活的有益之处给予肯定,其次才是在假设层面对其他可能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拓宽,以帮助对方扩大选择的可能性。最后,治疗师还要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参与制造问题,并审慎地权衡治疗的结束是否也意味着家庭里会从此太平。

撰写系统理论发展史的学者一般会把20世纪50至80年代称为初级控制论时代,也就是发展关于被观察系统的理论时代。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则是关于观察者的理论得到发展的时代。这被称为“关于控制论的控制率”,亦即“次级控制论”:以控制论之道,反观控制者自身。有时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建构主义的转折。

目前,系统治疗基于三个高级的理论分支,三者均源自次级控制论:

1.根据自然科学中的协同学创立的复杂动力系统理论,其强调自我组织的概念。

2.社会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该理论以自我再生概念为基础,旨在帮助理解社会系统。

3.第三个理论分支与前两个方向“交叉”,因为它虽然与系统治疗的建构主义假设相联系,但它与系统概念无关,即叙事理论。它侧重于“编织意义”,人们在其当中被社会化。

对系统理论创立的一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使人们对这个广阔而迷人的领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格雷戈里·贝特森,他不能被明确地归到以上提到的任何一个方向中,但在系统理论成为连贯的思想体系之前,他发展了很多“系统的”观念,因此被认为是现代系统理论的重要开拓者之一。《精神生态学》对他毕生的工作做了很好的概述。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

 

 

 

0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系统理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