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式干预的原则与形式

(2025-05-14 12:27:40)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

丁香焦点解决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教育

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414天】

 

系统式干预的原则与形式

 

干预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目标:要么它促使到目前为止已经做过的事情被放弃,要么它的目标是做那些到目前主止被放弃了的事情。那些与问题或症状的产生和保持有关联的互动与交际模式应该被扰动;那些与问题解除的产生和保持有关联的互动与交际模式应该被激发。

所谓的有关联,指的是假设关联,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证明它在治疗上的用处。治疗及其干预的过程具有学习过程的特征。这种学习,是按照试错法,或者按照寻找-发现或发明法来进行的。

这里的干预原则出自系统论的思考,那些被观察者看作是静止的、没有变化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结构永远都是动态过程的结果。这些系统能够自我组织,保持自身的界限与形式的唯一方法是由环状的反馈环路来组织其内部的过程。它们是通过自身的活动来获得自身的内涵的。这同样适用于症状或问题,以及它们的解除。在诊断层面,需要把握这个循环过程,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才进行循环提问;在治疗层面,必须打破在生活中长期带有问题的反馈环路,并且或者建立一个能够将问题的解除长久固定下来的新的反馈环路。

干预类型的理论观点:

结尾评论所指向的目标原则上可以分为三个领域。理论上被人为分开,实践中则需要互相结合。

1.个人及集体的现实层面

在这一层面,关于那个促使个人的世界观固定下来的环状过程可以进行如下描述:观察者对现象进行区分,并给予现象一个名字。如果观察者对现象很熟悉,就会对现象有所期待,并从观察中得出一个惯常的结论,这个结论是通过他的逻辑论证的或是出自他的个人情感。于是,期待就导致了结论,而结论又实证了期待,形成一个闭环,对世界的认识于是牢固了下来,是没有矛盾,并令人信服的。

只有当人们观察到令人吃惊的现象时,改变才可以发生。那个迄今为止还没有进入关注的焦点的现象,其原因要么是没有人注意过,要么是第一次出现,此时就进入了关注的焦点。那些迄今为止可支配的、用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的一系列假设,不再适用,必须要找到或者发明出新的解释。那个迄今为止一直沿用的归纳法与演绎法得出结论的过程也不再能够提供令人信服的结果。逻辑推理的能力不需要了。创造力取而代之成为必需。所以要建构新的假设,其目的是把令人吃惊的观察变为可期待的观察(外展)。通过这样的方式,世界的可预见性才会重新建立起来。

系统式干预从循环提问到布置家庭作业的基础也是由这个同样的改变原则构成的。第一种方法是把可期待的观察变为令人吃惊的观察。从中必须要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从而可以打破或扰动那个对期待进行自我确认的循环。另一种方法是,改释,以给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从而引发令人吃惊的观察。在这种情况下,现实构造的牢固性也被打破了,矛盾产生了,它们只有通过重构才能得到消除。

以改变主观的世界观为目的的干预,在理想的状态下,其作用要么从惯常的期待和预想中得出不一样的、新的结论;要么将不一样的、新的结论置于惯常的预想和期待的矛盾之中。

2.行为层面和互动层面

在这一层面上,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模式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类似的环状结构。不同的行为方式被规律地排列起来:B跟着A,C跟着B,D跟着C;一句话引出了另外一句;如果母亲的行为方式是这一种,那父亲的行为方式就是那一种……只要……就……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得到保证的:人们总是重新从头开始,然后共同复制一个互动模式及交际模式,这看起来就像是存在着一个集体的强迫性重复。

对这类僵化的重复模式直接施加影响,就是干预的目标。具体的方法是,将行为方式的顺序改变。跟着A的不再是B了,而有可能是C;跟着那句熟悉的话的,不再是意料中的另一句话,而是令人吃惊的一句。诸如此类。在互动的层面上,干预也可以发挥作用,即对环形进行扰动。这就是说要打破旧的反馈环路,并且或者建立新的反馈环路。如果干预是卓有成效的,而且是“恰当”的,那么在理想的状态下,旧的、滋生问题的或者含有问题的互动就会被抛弃,而新的、促进问题解除的互动就会被实施。

3.行为层面与解释层面的连接

如果去看一看那些经历了共同发展的家庭成员或其他团体,就可以发现,那些从外界可以被观察得到的互动模式是这样产生的:几个观察者彼此之间互相进行观察,并从中得出有关他们行为的结论。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彼此之间互相扰动或摄动,这就激发了他们个体的结构转变。如果他们认识的时间足够长,彼此了解得足够好,那么他们彼此之间就不再会令对方产生值得一提的激动和兴奋,而是每个人都只能去证实别人的世界观,即别人的偏见。于是,互动模式就变得僵化,参与者的现实构造也是如此。

通过干预,可以打开通向第三个层面的通道,而干预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起作用。这就是把心理系统与互动系统连接在一起。如果能够成功打破每个人都只去证实来自其他所有人的偏见的循环圈,那么就会重新产生彼此之间的好奇,就会有新的体验,于是就会重新实施共同的发展。

从实践的角度看,这意味着,要么赋予参与者的惯常行为以新的含义,要么从惯常行为的含义中导出新的行为结果。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亲们,上午好!

 

 

 

 

0二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