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错的分解及具体化(十)

(2025-02-14 11:33:05)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

丁香焦点解决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教育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325天】

 

过错的分解及具体化(十)

 

西蒙:成熟的阶段是什么样子的?您会表现出什么行为?

卡拉:我会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会知道我想要什么,因为我到目前为止从来都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西蒙:这就是说,在放肆的阶段里,您没有机会去满足母亲或父亲的愿望了,而是您必须得想出自己的愿望来。

卡拉:对,对,我会自己找到的。这样我就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西蒙:然后您会怎么做呢?

卡拉:我每天早晨会早早起床,做一些事情,找个工作,赚些钱,我会给自己买辆汽车,会搬出去,会按照自己的品味来穿衣服,会变得自信。

西蒙:我们假设,您现在又重新开始表现出那种青少年的放肆行为,谁会想这是精神病?谁会最先这么想?

卡拉:母亲。

西蒙:第二个呢?

卡拉:父亲。

西蒙:第三个呢?

卡拉:哥哥。

西蒙:第四个呢?

卡拉:(询问地笑)

西蒙:您会把自己怎么归类呢——您会怎么看您自己?

卡拉:嗯,我是最后一个这么认为的。一开始的时候我根本不会发现这是种精神病。

西蒙:嗯,我也根本没有断言这是种精神病。有可能这根本就不是。

卡拉:对。

西蒙:当您放肆时,从哪里能区别出来,这到底是精神病呢还是正常的放肆?

卡拉:嗯,到目前为止,只要我这么放肆,那就一定是精神病。

西蒙:是的,不过总是会有第一次。

卡拉:没有精神病的放肆?

西蒙:对。这有可能是个圈套,所以我才这么问。根据经验,根据我的经验,这也不仅仅是我的经验,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发展阶段,人在这个阶段会变得放肆——对父母也是这样。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但无论如何,他都会把界限划分得比较清楚,会说“不,你虽然想这样,但是我自己不想”。但是,如果某个时候有了精神病这个诊断,那就会形成一个圈套,没有人会发现这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步骤,而是立刻就把这当作是病态。在您那里也可能是这种情况,您自己以为是病,母亲、父亲、哥哥也这么想,我所知道的所有人都这么想:这是病。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那么就会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来对待它。如果您母亲认为这是病,那么她会怎么做?如果她认为很健康,那么她又会怎么做?区别在哪里?

卡拉:如果她认为这是病,那她就会把我生拉硬扯到医生那里,让我能够拿到药。如果她认为这是健康的,那她就会很高兴,并且随便我怎么样。

西蒙:即使您对她放肆地大骂,她也会吗?

卡拉:是的,她会把这些都给忍下去。

西蒙:不过,父母经常都会感到很受伤,如果正在长大的孩子对他们肆无忌惮地胡闹、界限分明地对他们激烈地顶撞。

卡拉:不过,她知道,我很健康,总有一天会停止的。

西蒙:如果您很健康,那么就会让她感到非常受伤。意思是:噢,女儿现在这么说,也真的就是这么想的。与此相反,如果她把您当作病人,那么她就可以一直都这么认为:啊,女儿根本就不会真的这么想,现在她这么放肆,这根本就不是她,而是病。

卡拉:那么,她大概有时也会反抗一下,而且会和我对着喊,不过这一次她不会硬拖着我去看医生了,也不会不断威胁我说“你又要犯病了”。

西蒙:(对母亲)我们假设,她做了个血液测试,结果表明,您女儿没病了,也不会再得病了。她突然之间会对您表现得很放肆……您女儿会怎么想她自己?她会有负罪感吗?

母亲:是的,有可能会的。因为负罪感,所以她会掉进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我就是这么觉得。

西蒙:这就是说,如果她把自己看成是个精神病人,那她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负罪感了?

母亲: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开始她曾说“我有病,我有病”。我说:你根本没有病,你根本什么都没有。

西蒙:我想讲一下,我脑子里是怎么想的。是这样的,按照我现在的理解,如果她把自己看作精神病人,那么她就可以解除她的负罪感。对于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来说,知道这些会让他感到非常轻松:我原来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我自己不需要为这些事情承担责任。这原本是精神病造成的,所有都是精神病的错。

母亲:(把头摆来摆去)嗯,有可能的,有可能的。看起来是这个样子。

西蒙:那么,根据您对女儿的了解,您认为这符合她的情况吗?

母亲:是的,有可能符合她的情况。

西蒙:(对父亲)您怎么认为?符合吗?

父亲:确实是这样,就是说,如果她觉得自己有病,她就把这……表示成某种形式的道歉。不过,有……我在此之前也考虑……如果她能够确定,根据一个所谓的虚拟测试,情况是健康的……她是健康的,她在这种健康的状态下继续表现得很具有攻击性,诸如此类,那么这也许是个可能性,可以对她的所有做法都听之任之不去施加影响(看了一眼母亲),那她就可以获得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就像她刚才正面描述的那样,她能够自己做决定,而不用吃药……

……

卡拉的案例表明,把精神病的标签贴到青少年身上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青少年期是个自我认知从儿童转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因为西方社会没有一个正式的过渡仪式,所以也就无法清楚地确定: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来说,什么时候过渡到了哪种状态。所以,每个家庭大概都必须经验一个较长的不确定和混乱的阶段。父母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更恰当地行使责任,是去插手孩子们的生活还是置之度外;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希望这样还是希望那样。一般来,这个过渡阶段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把孩子诊断成病人,就会导致人们无法决定应该把孩子当作孩子还是当作成人。诊断带来的后果是这种悬而未决状况的慢性化。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亲们,上午好!

 

 

 

 

0二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