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的兴味

(2023-08-24 12:04:45)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

丁香焦点解决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教育

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第2785天】

 

科学的兴味

 

或许你还不是很信服每个人都能成为业余历史学家的观点,如果我们再从另一个领域来看这个问题,一个外行人有没有可能成为业余的科学家呢?毕竟我们听说过,20世界的科学已经成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的活动,主要活动都由大机构一手包办。它需要设备昂贵的实验室、巨额预算,还要大队研究人员,才能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前线开疆辟土。确实,如果科学的目标是赢得诺贝尔奖,或在特定领域的白热化竞争中取得同行的敬佩,专业化和大投资或许就不可避免。但事实上,这种根据工业装配线模式建立的资金集中形态,并没有正确呈现专业的科学成功要素。

尽管科技官僚希望我们相信,科学的突破完全是由在非常狭隘的领域里受过训练的研究者所完成的,而且测试新观念一定要用最精密、最先进的仪器,但事实并非如此。伟大的发现不一定是奖励与资金最充裕的研究中心的专利。良好的条件或许有助于测试新理论,但与创意是否先进并没有直接关系。仍然有人跟坐在市场里发呆的德谟克利特一样,不断有新的发现。喜欢跟观念玩游戏的人,不时会迷失,进入未知的领域,发现自己在没有地图的地方探索,找到新宝藏。

即使是与革命和创造相左的正规科学,如果科学家不能从中得到乐趣,就不可能有什么发现可言。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若干科学引人入胜的理由。

首先,理论的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范围相当狭窄的神秘问题上,迫使科学家深入探讨自然界令人难以想象的层面。同时,注意力必须通过规范合理答案和解答步骤的原则才能集中。库恩说,研究正规科学的科学家,并不期望造成知识的大转变、发现真理,或改善生活条件,相反,他一直相信,只要技巧足够好,就能解决在他之前无人能解,或无法解答得像他那么好的问题。他又说,正规研究模式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结果虽然可以预测,但获得结果的过程却仍无法确定。成功者证明自己是解谜高手,解谜的挑战就是他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无怪乎科学家常与狄拉克有同感,这位物理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的发展描述为:一场游戏,一场非常有趣的游戏。库恩笔下的科学魅力显示与我们前边所说的猜谜、攀岩、下棋或任何心流活动的引人之处十分相似。

如果工作中遭遇的知性挑战构成正规科学家的奋斗动机,那么勇于打破既有理论模式并创新的革命科学家追求的则是以乐趣为主。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天文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是个非常好的例子。1933年,他正值青春年少,搭船由加尔各答前行英国,他完成的一套星球演化模式后来成为黑洞理论的基础。由于他的观念太奇怪,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科学界的接纳,最后好不容易在芝加哥大学找到工作,继续默默无闻地做研究。

有个故事能充分说明他对工作投入的态度。1950年,他住在威斯康星州威廉湾校区的天文台,距总校约80英里。那年冬天,他原定开一门天文物理学的高等讨论课,由于只有两个学生选修,所以大家都以为他会干脆取消这门课,省却舟车劳顿之苦。但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每周开车穿过偏僻的乡下,进城授课。几年后,这两个学生先后获得诺贝尔奖。过去大家一提到这个故事就扼腕叹息,认为他这个教授自己没有得奖太可惜,但从1983年开始,外界的同情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他终于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往往就是在这么不起眼的条件下,专注于独特理论的人带动了人类思考的大突破。超导体理论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两位主要研究者亚历克斯·穆勒与乔治·毕诺兹在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苏黎世实验室完成了全套理论与第一次实验。那地方虽然不能说是科学的落后区,但至少也不是什么热门地段。多年来,他们一直对自己的工作内容秘而不宣,不是怕别人剽窃,而是怕别人讥笑他们的观念太疯狂。他们终于在198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同年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将的利根川进,则被妻子描述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喜欢摔跤,因为这种运动胜败全在于个人努力,不需要团队合作,跟他的工作很类似。显然,先进的研究设备与庞大的研究队伍的重要性都被过度夸大,科学突破仍依赖个人心灵的才智。

但这儿谈的不是专业科学领域,科学大业在核分裂引起举世轰动后,就一直拥有大量支持,持续发展应无问题。我们要谈的是业余科学,也就是,一般人如何从观察与记录自然现象的法则中找到快乐。我们知道,数百年来,伟大的科学家一直把工作当作爱好,他们对自己发明的方法深深着迷,并没有把它当作工作,至于多得花不完的公家补助费,更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亲们,上午好!

 

 

 

 

0二三年八月二十四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挖掘历史宝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