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佛罗伦萨——2011意大利游记系列之一

标签:
乔托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大卫像圣彼得大教堂 |
分类: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
意大利曾经是我心中一块说不出的伤,如果不是与那班飞机擦肩而过,我应该09年就来过。
这次踏上旅途的时候,我在心中无数次的想,看到意大利会是什么情形?大概有很多可能吧,但是我绝没有想到,迎接我的是一场特大暴雨。
出于安全的考虑,我没有拿出单反。以下照片都是卡片机拍摄。
佛罗伦萨,这个又被叫做“翡冷翠”的地方,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那个光辉的年代,多少名家汇集于此。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但丁、伽利略……这些名字如同灯塔,照亮的是欧洲文艺与思想前进的方向。

色彩鲜艳的墙壁,绿色的百叶窗,红色的屋顶,这就是佛罗伦萨的建筑风格。
维琪奥桥(Ponte Vecchio):建于1345年,为佛罗伦萨最古老的桥梁。维琪奥桥上有二层楼的建筑,以前是乌菲兹宫通往隔岸碧提王宫的走廊。桥上两边都是特产品的专卖店,商店的背后伸展到河上,特产店以贩卖宝石和贵重金属为主。

说到佛罗伦萨,不能不提大卫像。这是一代大师米开朗琪罗年轻时期的作品,原作收藏在国立巴吉洛美术馆(Museo Nazionale Bargello),下图中看到的是位于领主广场的复制品。

世人给予大卫很多赞美,而我却认为他这动作颇有正在搓澡的神韵。
领主广场是佛罗伦萨的中心广场,呈“L”形。

广场上罗列着众多的雕塑杰作,除了大卫像的复制品,还有科西莫一世青铜骑马像、海神喷泉(下图)、海格力斯和凯克斯等等,如同一座壮丽的露天博物馆。
圣母百花大教堂也是佛罗伦萨的地标性建筑。
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的圣母寺”
教堂建造于1248年,佛罗伦萨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想把教堂的穹顶建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穹顶。米开朗基罗在计划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时曾说过:“我可以盖个比佛罗伦萨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绝无法及上它的美。”
圣母百花大教堂旁边的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圣若望洗礼堂位于主教座堂西边数米,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在的模样。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
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贝尔蒂(Ghiberti)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国之门”。

之所以用佛罗伦萨做《意大利游记系列》的开篇,是因为在这里拍的照片最少,好整理。
这次出门带回了三千张照片,如果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很有可能到猴年马月还没有整理出来。
和以往的游记不同,接下来写的游记中,希望更多的和大家分享的是旅途中的故事和心得。
比如这次在佛罗伦萨,某景点的公用厕所。一进门看 见一个蒙着大头巾的印度男子指着一个小碟子,表示一人收费一欧元。很多人交钱之后继续往里走。半分钟后,只见一群人又从厕所那边急匆匆返回。原来厕所是要投 币进入的,而这时,只见那个印度男子已经迅速收好小碟子,以100迈的速度狂奔着离开了……
这个骗局貌似比较新,觉得有必要写出来提醒大家一下。
最后,感谢大家支持。
这次踏上旅途的时候,我在心中无数次的想,看到意大利会是什么情形?大概有很多可能吧,但是我绝没有想到,迎接我的是一场特大暴雨。
出于安全的考虑,我没有拿出单反。以下照片都是卡片机拍摄。
佛罗伦萨,这个又被叫做“翡冷翠”的地方,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那个光辉的年代,多少名家汇集于此。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但丁、伽利略……这些名字如同灯塔,照亮的是欧洲文艺与思想前进的方向。

色彩鲜艳的墙壁,绿色的百叶窗,红色的屋顶,这就是佛罗伦萨的建筑风格。
维琪奥桥(Ponte Vecchio):建于1345年,为佛罗伦萨最古老的桥梁。维琪奥桥上有二层楼的建筑,以前是乌菲兹宫通往隔岸碧提王宫的走廊。桥上两边都是特产品的专卖店,商店的背后伸展到河上,特产店以贩卖宝石和贵重金属为主。

说到佛罗伦萨,不能不提大卫像。这是一代大师米开朗琪罗年轻时期的作品,原作收藏在国立巴吉洛美术馆(Museo Nazionale Bargello),下图中看到的是位于领主广场的复制品。

世人给予大卫很多赞美,而我却认为他这动作颇有正在搓澡的神韵。

领主广场是佛罗伦萨的中心广场,呈“L”形。

广场上罗列着众多的雕塑杰作,除了大卫像的复制品,还有科西莫一世青铜骑马像、海神喷泉(下图)、海格力斯和凯克斯等等,如同一座壮丽的露天博物馆。

圣母百花大教堂也是佛罗伦萨的地标性建筑。

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的圣母寺”

教堂建造于1248年,佛罗伦萨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想把教堂的穹顶建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穹顶。米开朗基罗在计划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时曾说过:“我可以盖个比佛罗伦萨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绝无法及上它的美。”

圣母百花大教堂旁边的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贝尔蒂(Ghiberti)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国之门”。

之所以用佛罗伦萨做《意大利游记系列》的开篇,是因为在这里拍的照片最少,好整理。
这次出门带回了三千张照片,如果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很有可能到猴年马月还没有整理出来。

和以往的游记不同,接下来写的游记中,希望更多的和大家分享的是旅途中的故事和心得。
比如这次在佛罗伦萨,某景点的公用厕所。一进门看 见一个蒙着大头巾的印度男子指着一个小碟子,表示一人收费一欧元。很多人交钱之后继续往里走。半分钟后,只见一群人又从厕所那边急匆匆返回。原来厕所是要投 币进入的,而这时,只见那个印度男子已经迅速收好小碟子,以100迈的速度狂奔着离开了……
这个骗局貌似比较新,觉得有必要写出来提醒大家一下。
最后,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