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籤东坡游赤壁(上吉)
(2009-12-07 00:23:21)
标签:
黄大仙灵签第三十七签东坡游赤壁苏轼申玉成 |
分类: 黄大仙灵签百解 |
第三十七籤 占验古人 东坡游赤壁(上吉)
原本籤文:
月夜秋江下钓鳌,鱼形恰似四腮鲈;
家藏旧酿堪盈斗,与友飞觞尽倒壶。
原本籤文(繁體):
月夜秋江下釣鰲,魚形恰似四腮鱸;
家藏舊釀堪盈斗,與友飛觴盡倒壺。
典故解读: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是以后世多称为苏东坡。
他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自少聪明好学,二十二岁就中了进士,以文章知名,本应前途无可限量。
但在宋朝神宗年间,属于新党的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进行改革。
苏东坡极力反对,被外调杭州等处地方官员,
复因作诗暗讽朝廷,曾经被捕下狱,遭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岗县)的团练副使(相等于执掌地方军事的助理官职)。
到宋哲宗朝,旧党当权,获召还为翰林学士(替皇帝草拟诏令的官吏)。
后来,新党再度秉政,苏东坡又被贬谪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并以六十三岁高龄再被贬琼州(今海南岛)。
获赦还后的一年,苏东坡死于常州。
苏东坡政途坎坷,但在文学上的成就非凡,
在其被贬谪黄州时,于神宗元丰五年七月游赤壁,同年十月重游,皆作《赤壁赋》,以「前、后」两篇来区分。
因有感人世间的盛衰消长,变幻无常,特以曹操、周瑜之事来借题发挥,道出很多真理,留下很多佳句。
例如,《前赤壁赋》末段就更是千古传诵:
客亦知乎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支籤说明了,苏东坡以其广阔的胸襟,面对官场的逆境,也能澹然处之,
并将其化成上佳的动力,以助其文学上的创作,取得非凡的成就,这最值得我们记取的。
谋事:不要以单线思考问题,应立体全面灵活变通。
自身:若正职有阻滞,转求异路功名。
财运:知识可化为财富。
子女:带同子女游玩,增进彼此了解。
出行:多作远游,多交朋友。
学业:若须思考则有利,死记硬背者吃亏。
事业:欲求寸进,并非苛求。
姻缘:即将展开一段浪漫的感情。
家宅:预备迁居,早作筹谋。
病情:烟酒伤身,少沾为佳。
启示:当年苏东坡不为碌碌仕途所困,此路不通,另闢蹊径,乐乎山水、饮食、交友、广结善缘,撇开官场狭窄小路,另外开创广阔新天地。今人若遇不适意,应记: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现代社会百花齐放,万象缤纷,岂非更多道路可作选择?英雄何须愁自困,自有门路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