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张择端小传

标签:
转载 |
分类: 历史哲学天地 |
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卒时间不详,约生活在十二世纪,为北宋未年著名的风俗画家。早年游学东京(今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在翰林图画院任职。他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画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清明上河图》描绘当年东京城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稀世珍品,后世临摹很多,但对于作者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却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千百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是南宋人;还有专家学者认为是金代人。
认为张择端为南宋人的专家,主要是根据明晚期书画家董其昌在《容台集》中对《清明上河图》的推测:“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记载:“《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繁盛也。”
认为张择端是金代人观点的专家,是根据《清明上河图》最早的题跋出自金代人之手,并且两宋画院均不见张择端著录。
然而,更多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考证,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后面最早的金代张著题跋中写道:“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也是惟一的记载。根据最早的金代张著题跋以及《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画的内容,张择端是北宋人的观点最具说服力。
张氏名择端,字正道,他的名和字深刻地烙下了儒家思想的印记。其名字出于《孟子·离娄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礼记·燕仪》曰:“上必明正道以道民。”南宋朱熹在集注里解释“端”字:“端,正也。”不难看出,张择端的父辈和他本人对道德观念的选择是十分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