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太平车

(2022-03-25 13:48:11)
标签:

转载

分类: 历史哲学天地
原文地址:太平车作者:周罗吉

   

[转载]太平车

 上面这辆太平车的制作年代为清末民初,距今大约100年。4个车把的前端已被磨损得细了许多,整车除了个别部位有些损坏,基本保存完整。有人试着推了推,4个轮“吱扭吱扭”地响着转了起来,行进时十分平稳。
  该车长2.1米,宽1.5米,高0.9米,重约300公斤,车身用耐沤腐、耐碰撞的楸木、槐木等硬质木料制作而成,所有木制结合处均由铁铆和木楔固定。车身两侧各有两个木轮子,每个轮子的直径为75厘米,均由一段段的弓形厚“铁瓦”围镶着轮边,十分牢固。两边的车帮是双的,双帮的纵底木之间,卡着车轮的铁质横轴,不影响车轮在双帮之间转动。
  太平车因行进起来十分平稳而得名,人们习惯叫它“轱辘头车”、“大车”。这种车是我国古代造车工艺趋向成熟的标志,因为保持着夏代“辀车”的雏形,所以被称为“中国车辆活化石”。
  太平车的行进方式与其他木车不同,即由人驾辕,牲畜拉车,缰绳一端缚绑在骡颈的轭套上,另一端缚扎在车轴上,采用这种方式,虽然车速很慢,但行进十分平稳。另外,它还具有载重量大的特点,非常适宜于在地势平坦的地区短途运输大批量的东西。过去,拥有太平车者多是些富裕人家或商行货栈。历史上,它曾长期作为一种重要运输工具,随着更便捷的车辆的出现,太平车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这种车的存世量非常少。
    太平车最早出现在宋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描绘有几辆用4匹或2匹健骡拉的太平车。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东京般载车,大者曰“太平”,上有箱无盖,箱如构栏而平,板壁前出两木,长二三尺许,驾车人在中间,两手扶捉鞭驾之,前列骡或驴二十馀,前后作两行;或牛五七头拽之。车两轮与箱齐,后有两斜木脚拖夜;中间悬一铁铃,行即有声,使远来者车相避。仍于车后系骡驴二头,遇下峻险桥路,以鞭唬之,使倒坐缍车,令缓行也。可载数十石。官中车惟用驴差小耳。”
    《水浒传》里,黄泥冈上发生的“智取生辰纲”故事,起初梁中书确实是打算着让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的,还想在每辆车上插一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的黄旗,被杨志否决。

    据《东京梦华录》、《癸辛杂识》等记载,太平车是运送重物的大车,一车能装四五千斤,“前列骡或驴二十余,前后作两行,或牛五七头拽之”。但太平车的缺陷也很明显,一是走得慢,二是容易坏,《邵氏闻见后录》说它“重大椎朴”,“日不能行三十里,少蒙雨雪,则跬步不进,故俗谓之太平车”。如果碰上车轴坏了之类大问题,等修整好了上路,往往已经耽搁了好多天。

 [转载]太平车


[转载]太平车


[转载]太平车



[转载]太平车

[转载]太平车

[转载]太平车

[转载]太平车


[转载]太平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