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改革会是成功的改革吗?(原创)
(2010-01-29 20:34:09)
标签:
绩效工资工资改革行政单位房补杂谈 |
也许,现在我们给绩效工资改革做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这场改革还刚刚拉开帷幕。可是,就是刚刚开始,这场盛大规模的改革就已经暴露了不少不敢恭维的破绽。其实,在改革还没开始之前,就有人不客气地指出,这场改革,原本就是不该出现的改革,因为,这场改革在源头上就偏离了公平的轨道,偏离了绝大多数人的愿景。
应该看到,绩效工资改革是硬生生地将行政单位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薪酬分配割裂开来,公务员实行工资津补贴制,工资之外,还有不菲的津补贴,吃香的喝辣的还享受十全大补,而事业单位呢,辛辛苦苦做事的那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呢,就该贬下凡间实行还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特别是民意验证的绩效工资制,其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工资,另一不部分则是绩效工资,这样看来,事业单位以后就不存在什么奖金补贴,以前的奖金补贴一揽子都归总到绩效工资中了,有人说这是割自己的肉喂自己,多么形象而准确的说法啊!从此,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分道扬镳视同陌路了。我们知道,在没有改革之前,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执行大体相同的工资标准,但是,行政单位的总体收入要比后者好的多,不过,工资之外的部分表现的很隐蔽,如房补车补房补等等,还不包括广被诟病的灰色收入。现在好了,同样吃财政饭,行政单位的公务员就是要大大优越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那就是做事的不如当官的!好个“官本位”性质的改革!说实在话,既然都是拿财政工资,那应该一套方案,一个标准,而两条线运行完全没有必要,再说了,纳税人也不会同意,绝对不会同意!两套薪酬运行方案,两个机制,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造成明显的两个阵营,造成泾渭分明的官民身份,造成天上地下的实际收入差别,所以,绩效工资改革怎么看都觉得不合时宜。
任何改革,如果理念、理论近乎完美而操作、实践残缺不全,或者说负面影响太大,那么都是失败的改革,至少难以善终。绩效工资改革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这种可怕的迹象。由于改革后的绩效工资需要地方财政做依托,试想,不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县区,财力不足,原来国家政策加的工资部分都不能发足,现在搞绩效工资改革了,一下子将工资标准拔高了,地方财政怎么负担?既然地方财政无力负担,那么,绩效工资就会大打折扣,那么,这场改革在欠发达的地区只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一个大笑话而已。这不,由于财力限制,不少的地方还在观望,还不见动静。从一开始就出现步调不一致的现象,这不应该引起警醒吗?再说,由于国家并没有出台各个行业可操作性的方案,特别是细则,特别可笑的是,将绩效工资中的30%发放权下放给各个具体的单位,如果30%的绩效工资考核细则将由各单位自行制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自然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造成新一轮贫富悬殊,特别是造成大面积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你让各个单位自行制定30%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所谓自行制定,还不如说是单位的一把手自行决定,或者单位的少数人自由裁量,这不给了事业单位领导们足够大的权力吗?足够大的权力会衍生什么呢?当然会衍生腐败现象!所以说这种极为荒唐的绩效工资改革如同儿戏,操作已经严重失当,如果不叫停或者调整,可以说只能会花样百出,会乱象丛生,会酿制更多的矛盾,造成灾难性后果,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不要说对绩效工资改革下结论为时尚早,其实这场考虑失周的改革已经露出失败的端倪了。现在,改革还刚刚开始,不但质疑的声音不绝入耳,就是不少愤怒的声音也在网络上、媒体中和最广大的民间沉沉炸响!难道不是吗?多少人在受伤流泪甚至流血,啼血般的民间疾苦声,改革的主导者们是否听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