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疑高考激励机制存续的合理性(原创博文)

(2009-08-24 09:08:38)
标签:

教育

高三

激励机制

高考

博文

    可以这么说,有高考存在,就有高考激励机制的存续。何谓高考激励机制呢?所谓的高考激励机制,指高中学校为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根据学校的财力,结合各个班高考任务的完成情况,对高三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相应奖励(以经济奖励为主)的一种机制。这样一种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本无可厚非,对提高高中学校的本科上线率特别是一二本上线率确实起到了最直接最主要的促进作用。高考奖一般都很重,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在高考奖的激励下,高三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被空前调动起来。不少高三教师早出晚归,以校为家,带领学生,同时间赛跑,为了完成学校定的指标,为了超额完成任务,高三教师可以说个个都近乎玩命。有一所学校的一位班主任,甚至把铺盖都搬到了办公室。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中学校设置高考奖,甚至为了刺激高三教师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指标,不惜设以重奖,这样做本无可非议,没有这样的激励,可以说,高三教师工作的热情就会大打折扣,但是,高考奖的设置,如果过于显性,过于功利,过于简单,那么,我认为,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长此以往,对学校对社会的和谐氛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与摧残。缘何这么说呢?我们不妨来看看这种带重奖式的高考激励机制的多重危害。

    其一,高考奖的设置以偏概全,头重脚轻。

   高考奖完全是以高三教师为对象设置的,而肄业班教师完全排除在外。我们知道,高中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完整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不能生生割裂开来。在高中教学和高考序列中,三个年级的教学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过程,高一、高二打基础,高三是高考的强化阶段。如果忽视了基础阶段,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想在高三一年,靠魔鬼式的强化教学,靠拼题海战术拼时间拼精力拼命,不见得会有理想的效果,其结果是学生苦,老师累。我们总是说,高三苦,高三是人生最难忘的阶段,这与高中学校重高三轻高一、高二是有关的。其中,可以说,高考奖的设置,特别是重奖的设置,起了波助澜的作用,使得高三教学越来越魔鬼化。这种重头不重脚,以偏概全的激励机制,违背了高中教学的规律,可以说,严重打击了肄业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肄业教师工作的量,所做的贡献,可以说,丝毫不低于高三教师,一样的上班,一样的工作,在同一片阳光下,肄业班教师付出了劳动和智慧,只能是无私奉献,只能为人作嫁衣裳,而数千、过万、数万的高考奖全纳入高三教师的彀中,这种反差,这种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肄业教师怎么受的了呢?能不寒心吗?有人说,高一、高二教师也会教高三的,也会有机会得重奖的,其实并非如此!一般的高中学校,特别是重点高中,高三教师群体都很固定,他们是固定的高考奖的受益者,所以,高考奖的设置,已经违背了初衷,与高中教学,与高考,都是一种严重的脱离与误导。如此而行,肄业班教师教学纯粹是完成任务,高一高二学生的基础没打牢,仅仅靠高三,靠没完没了的模考以及教师所谓的经验,怎么能让每一个学生正常的冲刺高考呢?正因为我们的高考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阶段,所以,到了高三,学校只能兼顾希望生,对于学生的全体,无法顾及。这种做法是悲哀的。有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校长曾经大声疾呼,没有高一高二,只有高三,他说出这个新颖的观点,遭到不少的校长的一致批驳。我倒认为,这种观点是可取的。也就是说,把三个年级至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均衡使力,同等奖励,这恰恰符合高中教学规律,符合公平原则。当然,不是说,让高一、高二的学生像高三那样白热化的训练。我想,那位校长的本意并非如此。

    其二,导向严重趋利,摧残健康,冲击正常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高考激励机制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将高三教师的教学成绩与巨大的经济利益挂钩,这样一来,最大限度地刺激了高三教师的逐利心态逐利行为。尽管高三教师不承认这一点,他们说,他们的拼搏,主观上是为了学生,为了学校,为了教育,但客观的利益明摆着,冲可观的高考奖。为高考奖而教学,可以说,这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大众现象。为了多考几个本一本二,班主任、任课老师无所不用其极,拖堂、抢第八节课等现象比比皆是,不一而举。前面提到,某所学校的一个班主任把自己的铺盖都搬进了办公室,他在学生上课的时候在办公室小憩,学生下课了,就抓短暂的下课时间守学生读书,中午剥夺学生午休时间。他班学生的时间被他牢牢控制着,学生脑中的那根眩一直绷的紧紧的。这样妖魔化地逼学生学习,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这样毫无人性的揠苗助长,难道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吗?高三学生本已苦不堪言,高三班主任,高三教师还一个劲的逼学生学,同睡眠抢时间,同健康抢精力,这种做法,绝对不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说白了,是受可观的高考奖的驱使!重奖,让教师可以拼命,让教师不断地对学生加码,让高三苦不堪言,这种趋利式高考教学,这种急功近利式教学,不仅仅严重摧残师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种冲击与破坏。为了利,教师可以不管学生的健康和起码的快乐。是的,学生考大学关系到学生的前程,但是,为了考大学而让学生牺牲健康,牺牲快乐,这是不足取的。我们总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人文,要实施人文关怀,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要爱学生,可是在高考奖的驱使下,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高三老师早已背离这个原则,早已抛弃了科学的人文的做法,而不惜走极端死霸蛮,拼命,带着学生拼命,逼着学生拼命。教师,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心理的按摩师,学生健康的呵护神,高三教师做到了吗?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是人文,是良知,可是,我们的不少的高三教师,你们人文了吗?你们为了可观利益而守住自己的良知了吗?高考奖,到底导引一种怎样的价值取向和操作规程呢?功利、浮躁、妖魔,多么可怕的字眼已经飞入高三教学的那方天空,那方灰色的天空。

   其三,衍生腐败之风,淆乱竞争秩序,破坏和谐氛围,  

   振奋人心的高考激励机制,可观的高考奖,还有许多显性隐性的好处,使得高中学校的高三教师岗位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成了钻石岗位,成了名利场,成了教师角逐的焦点。如果高中学校实行循环教学,如果每个教师都有平等地任教高三、分享高考奖的机会,如果岗位竞争的机制透明、科学、公平,无疑,高考激励机制的设置是无可非议的,关键是,如果功利太显性了,如果奖励太重了,如果附加的好处太多了,那么,竞争就会变异,常态就会失态。可以这么说,不少的高中,特别是示范性高中,都有固定的高三教师群,高三教师与肄业班教师界限非常分明。肄业教师要想挤进高三教师的序列,往往很难。为了争取到高三任教,一些肄业班教师不得不背离做人的原则不惜血本“跑、送”,不得不摧眉折腰事领导。而固定的高三教师群,为了巩固既得地位,为了坐稳钓鱼船,他们就得与学校的核心决策层维持相当利好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当前的高考激励机制,由此衍生的教育腐败之风已经愈演愈烈,触目惊心。在利益的冲击下,校园不再是净土一块,和谐的氛围,是靠显规则潜规则共同维系的,甚至西风压倒东风,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知道,由于有利益多多的高考激励机制的存在,高三教师就是高考利益的享受者,是教师中的骨干,王牌,贵族,怎么说也不过份。他们长年把持高三教学岗位,虽然付出了超常的劳动和心血,但是,也收获了超常的报酬和名利,如在评优、晋级、调资等诸多方面,都享有着优先的特权。如果一个学校由少数固定的群体垄断高三的教学岗位,显然,这是对绝大部分肄业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公平机会的一种践踏,也是对教育公平竞争秩序的一种野蛮践踏,试问:一线教师如果享受不到或者难以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他们又怎能向学生无私的传输公平呢?他们心中积着冲天怨气,说白了,是对学校的怨恨,才学横遭压抑,成长道路被堵塞,他们又怎么能在黯淡无光的岗位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呢?如果大部分肄业班教师窝着一肚子火工作,我想,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教育又快又好发展便是一句空话!无论从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教师成长来看,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循环教学,让高三教师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远比钦定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重要,而且,这也是一所学校兴旺发达的主要源泉所在!高考激励机制,由此而言,不是促进和谐,而是在打击公平,摧残人才,破坏和谐,是到了该大动手术的时候了。

    其四,有悖政策,伤害社会公平

   高中学校对高三教师发放数量不菲的高考奖金,以及组织高三教师外出旅游等等,这些行为在客观上与国家的政策相悖。国家严禁乱发乱补,严禁学校慨国家之慨给教职工发放待遇,显然,高中学校的高考激励机制与国家政策是南辕北辙的,是非法的,应在取缔之列。教师的本职工作是培育人才,而不是靠金钱、待遇的刺激。再说,如果继续允许这种现象存在,那么,初中、小学,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班都如此斥学校、斥国家财力搞庸俗的激励,那么,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动辄如此激励,国家财政将难以负担,纳税人将难以容忍!何况,这种重奖式激励方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对没有实行如此高回报率激励行为的初中、小学毕业班老师,是当头一棒的打击!同样的劳动,同样的一片天空下,就是不一样,公平吗!以重奖为内核的高考激励机制,严重打击了校内校外的公平,大面积打击了社会公平,这样的激励,绝非公平!如果不是面向学校全体面向社会全体的福利行为,就谈不上公平,就不可能继续存续!高中学校的高考激励机制,上违政策,下伤人心,如果让其继续存续,社会的公平恐怕难以彰显!乱发乱补之风恐怕会愈演愈烈!最近,国家发出整顿小金库的信号,看来,高中学校的小金库是撞到了枪口上了。

    高中学校的高考激励机制该是慎重而为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