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发球技术深刻揭密
(2011-03-08 16:34: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网球 |
发球技术深刻揭密此文章由fup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8885.net和作者fup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这一帖是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来介绍发球中的一些技术关键。如何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发球质量,一直是业余球员关心的最重要问题。很多业余球员,常常讨论这个或那个职业球员的发球,也有很多教材,包括在一些专业教练员的教学中,都只是停留在动作本身,而没有完全覆盖发球技术动作所有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是那些职业球员都具备的共同特点。本帖将着重讨论这些问题。
发球是网球中最重要的技术,是每一分的开始,也是网球中唯一不受对手影响,完全由自己控制结果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技术被称为闭式技能。发球动作的最终目标是产生最大的角动量,将所产生的角动量最大地传至球拍,将球击出并,并产生预想的速度和旋转,灌入目标区域。发球是网球中最重要的技术,
根据计算机,职业球员在发球时身体输出的功率可以达到4000瓦,这几乎人类的极限功率,要做到这一点,即使是职业球员也要努力使身体各相关部分产生最大能量,并使按合理的顺序协调发力,组成动力链,最大程度地把力量和速度传至拍头,才可能达到这么大的功率,对于业余球员来说,正确理解和运用动力链,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成功的发球动作可以归为四点,准确地将球抛至击球点,充分得用身体各相关部分的位置使相关肌肉拉开为击球积蓄最大的能量,利用合理的动力链使拍头加至最大速度将球击出。稳定地保持平衡。
我们以右手持拍平击发球为例进行说明,其它类型发球的关键点和平击发球是一样的,旋转的产生主要是球拍与球的接触点不同,挥拍摸式上稍有不同,但这些不是本系列要讨论的重点,本贴的后面会稍加介绍。
所有的职业球员抛球有一个共同特点,左臂至充分伸直并与手成一直线抛球(图1:109),手以较慢的速度匀速运动,实际上是将球托起并释放出去。任何的弯曲、加速,都会导致抛球不稳定。手臂的动作,由身体的展开带动,随着身体的重心前移,左胯前移,身体左侧打开,左肩抬高双肩保持直线,将力量传至手臂,手臂与身体协调运动(图1:67-109),是稳定抛球的关键。球在嘴至眼部高度出手(图1:110)。个人有自己的持球方法,要点是减少球出手时与手磨擦产生旋转。我们可以看到SAFIN的左脚有向前跨步的动作(图3::22-30),这种动作可能会产生脚误。最好让左跟稳定地与地面接触,前掌抬离地面,随重心前移,前掌逐渐落地,这样可以避免左脚向前跨步,造成脚误(图1:1-109)。
下面再看抛球动作的不同点。从球上升及下降的线路看,有两种抛球方式,一种是直线向前上方(straightforwardandup),身体手臂直接向前上方运动,将球抛出,球的最高点在击球点垂直上方,这种方式比较容易控制,大多数业余球员和部分女子职业球员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旋转式(rotarystyle),抛球的同时身体转动,球在上升和下降的临界点产生弧线,从击球点外转回至击球点(图1:110-226)。这种方法不容易控制,但可以加强身体的转动。大部分男子职业球员和部分女子职业球员采用这种方式。我本人建议业余球员采用直上直下式,身体的充分转动可以在球出手后进行。后面会讲到。
抛球首先要解决的是击球点的问题。有许多文章都有说明,但说法不一,实际上采用不同的战术,个人的偏好与身体条件差异,不同的类型发球,导致击球点不同。目前还没有在国内的任何一套教材中看到明确的说法。研究表明,男子职业球员的击球点在左脚前0.79米偏左0.17米,而女子职业球员的击球点为左脚前0.76米偏左0.15米(图1:1)。这个位置更有利于拍头的加速,每个人应该自己找到适合的击球点。有一些规律基本相同:采用发球上网战术、一发,抛球更靠前,二发往往稍偏后一些,保证成功率;击球点过前会导致下网,而过于偏后会导致出界;平击发成侧旋,可能是击球点偏右,而发成上旋可能是由于偏左或靠后。身材不高的球员可以偏后一些;使球多一些上旋,保证过网,柔韧性好的球员可以偏左一些,后面讨论击球时,还会涉及击球点。
关于抛球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抛球高度,有说略高,有说15-30公分等等,但SAMPRAS的抛球最高点比击球点高50-70公分(图1:226)。应根据个人的动作节奏而定,过低会导致动作不充分,宁高勿低是一种保险的作法,但抛球过高容易受环境影响,球进入击球点的速度会更快,使稳定性会下降。
如何使身体产生最大的能量,是发球动作的另一个关键部分,这些问题在许多教材中有所介绍,本帖着重于对一些重要关键点的进行补充。
能量积蓄时的动作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图1:1-185),由肩带动胯转动,并下压重心,使双膝弯曲。引拍和抛球同时开始。关于引拍与抛球是双臂同上同下还是同下分上的方式,已经有很多讨论,大多数职业选手采用分上的方式,即右手滞后于左手的,这种方式可以使双肩倾斜,加强前挥动作中肩过肩的侧翻动作,也使发球动作的节奏更好。这些还会在后面讨论。球出手后,双肩仍保持成直线,左臂继续上抬,在臂继续上抬,右臂外旋,左胯继续前顶,有助于身体的转动,采用旋球抛球的球员从引拍开始顺时针转肩,而采用直上直下的球员则在这时开始转肩,继而转胯,开始曲膝,进入到能量最大(fulltankofenergy)的平衡位置(图1:185),双肩与右上臂及右肘成与地面为45度角的直线,身体与大臂,大臂与小臂的角度为两个90度,从球员的前后看,双肩与右上臂及右肘保持一条直线,从球员右侧观察,可以看到右肘右肩的后面,肩胛骨收缩,形成扩胸(图2:39-48):,臂外旋达到最大时,双肩比胯多转20度左右,髋关节弯曲,避免过免过度后仰,双脚跟抬离地面,双膝充分弯曲,所谓充分,就是达到个人爆发的最佳角度,一般为90-110度,小要小于90度,会使腿部肌肉过于紧张,影响发力。腿部发力的不足导致发球的整个动作失去最重要的力量来源。双脚跟抬起,左脚几乎与底线平行,有人说这样可以防止脚误,这种说法没错,但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加大身体的转动(图1:185)。注意,球出手后,左脚不应出现转动。这个阶段和后面将要讨论的发力阶段之间,拍头不就有停顿,图5是SAMPRAS发球的拍头轨迹,可以看出这种连续性。
后引的动作有大幅后引(图4::6-16),充分后引(图1::185)和简短后引(如:罗迪克),简短后引会增加肩的负担,而研究没有发现大幅后引和充分后引在加速拍头及身体各部分力量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大部分的男人子职业选手采用充分后引,节奏与拍头运动的轨迹更好一些。
采用脚在后还是上步是一种个人偏爱,在发力阶段,前都由左腿产生向上的力而右腿产生向前的力,后都则由双腿产生向上的力量。采用右脚上步是一定要注意右脚不可超过左脚(图3:35-43)。很多球员的后脚采用不完全上步,即上步后右脚仍左脚后(图4::6-12)。
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积蓄的能量,经合理的动力链,最大程度地传递至拍头,将球击出。并使球落入预定位置。发球动作虽然是闭式技能却是网球中最难掌握的,除了需要具有先天和后天练就的良好身体素质外,还需要在整个发球过程中利用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动作产生能量,并将这些能量充分传递至拍头,在整个的过程中,大量的能量积蓄和力量传递,源于很多细小精确的动作,并以平衡为依托,在身体一系列复杂、剧烈运动的同时保持这些细小动作的精确。并保持良好平衡,需要精确的控制、调调和节奏,
与能量积蓄的动作顺序相反,发力的动作的顺序自下而上,由腿开始推动胯、肩、肘、腕和拍头。动力链从腿部用力蹬地开始。采用右脚在后的方式,右腿产生向前上向的力量,而左腿产生向上的力量并保持平衡。采用上步的方式,双腿产生向上的力量。右腿提供更多的力量。左腿保持身体的平衡。蹬地的力量不足时,如果要发出同样速度的发球,身体的其它部分就要承担过大的压力,不仅难于控制平衡,也容易造成伤害。蹬地的动作由前脚掌内侧进行,同时右脚内旋,以充分蹬地(图1:186-212)。蹬地的力量使身体离开地面,这样可以增加击球的高度。注意,发球时不是向上跳起,而是蹬地使身体向上。
蹬地的动作将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至髋部,使其抬高并产生转动。如果以正常速度看职业发球高手的动作中,可以明显看到有力的蹬转动作。由于蹬地,身体产生三个方向上的转动,前翻,侧翻和旋转。前翻是发球是所需角动量的最大来源,旋转产生的角动里最少,侧翻则是高水平球员和低水平球员发球动作的重要区别。随着右髋抬高,身体右侧从收缩变为打开,身体形成侧翻动作,从蹬地开始左臂下落自然弯曲收于腹部高度,加强了侧翻,使身体保持平衡,也使身体的转动减小,增加了角速度。拍头随着右侧的抬高下落,即所谓的“倒水”和“搔背”,它们是随着身体动作自然形成的状态,不是有意的动作。当腿部完全蹬直时,右肘略高于右肩,前臂与地面平行,拍头达到最低点,这时,拍面与地面垂直,拍头指向离开身体的地面(图1::212,图2:52)。
随着身体的转动,右肘提高,肘到高高点时,右肘关节保持最大弯曲,这时前与地面垂线的角度,是发球的一个重要因素(图1:217),有研究表明,这个角度增加一度,可以使发球的速度提高一英里(1.6公里),臂外旋的最大角度是90度,而多余部分就要靠身体的后弓形成,RODDICK可以超过130度。决定发球速度的因素很多,大家不要将这个角度理解为决定发球速度的唯一因素,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一个球员的两次发球,如果第2次的角度小于第1次,要达到与第一次同样的速度。他身体的其它部分就要用更大的力量。
在肘部达到高点前,身体保持后弓(图1:186-217),从这时开始身体前翻(图1:217-234)。肘顺势打开,右臂形成直线(图1:217-224),注意,这个过程中,拍头指向后网,而不要过早上指,拍面与地面垂直,击球前形成一个“上菜”(waitressposition)状态,球拍象服务生上菜时托着的托盘,但拍面与地面垂直(图1:22,图2:54)。从蹬地开始至此,拍头不可指向上方、背或肩。拍长轴也不要与地面垂直(图1:186-224)。
击球前的动作,对于高质量的发球以及决定发球的类型非常重要。击球时,前臂内旋-,这个动作使速度和力量传至腕部,最后通过扣腕动作在最高点将球击出(图1:224-239)。击球时右臂与身体的夹角为90-110度(图1:226),这个角度可以在对身体和肩肘压力最小的情况下产生最大速度。肘的角度为154-164度,而不是很多教学资料中所说的完全伸直。身体与地面的角度为48度。平击发球的击球点在右额的前上向,差不多是在球员视线的12:30-1:00位置,打击球的12点位置。击球时躯干完全伸展。前臂内旋及扣腕的动作对于发球速度非常重要,而前臂的内旋在国内很少被提及。很多教学资料上都说发球的动作与投掷的动作一致,但往往忘记说明前臂内旋是这两个动作最大的区别。另外,不要误将在最高点击球理解为发球是要向上跳起。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从开始发球动作至击球前,右手要放松,只要球拍不出手即可,击球时握紧球拍。
如果是发上旋球,可以加大身体的后弓,以使球击球点偏左,而发侧旋球时,则打击球的外侧,同时减小前臂的内旋,
随挥的动作中,有几个明显的不同,右脚向前迈进或向后抬起。后一种方式可以帮助身体的前翻,并保持平衡(图1:227-260),绝大多数选手采用这种方式。还有一个不同是球拍收于体前或左侧,前一种是被称为美国式,后一种被称为欧洲式,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而定。
发球的节奏和平衡非常重要。准备时的站位要自然,两脚间距不要过小或过大,这样才能给身体一个良好的支撑,抛球。引拍的动作要平稳,保持良好的静态平衡,球从眼部高度出手后,两眼要始终注视球,头部随球向上而抬,眼睛对球的视头部的上抬要保持至球被击出(图1:226),在球被击出后,视线随球移动,可以用击球的声音作为视线转移的提示。从引拍开始到击球结束,拍头的速度是由慢不断增加的过程(图5),在这之间不应该有停顿,这样,不仅可以使球拍在击球时获得速度,也可以使发球的动作更加平稳顺畅,有更好的动态平衡。如果在能量最大状态与发力击球动作之间出现1.5秒的停顿,就会使拍头速度下降15%。发球时应该掌握好身体各部分的张弛度,保持积极的紧张(CREATIVETENSION)。紧张会使身体动作速度下降,应该使身体放松包括手,腕,肘,保持松弛,但不能过于放松到球拍出手或身体其它部分在发球的过程中产生随意动作干扰发球动作的平衡。
关键点:
1.抛球时左臂完全左腕成直线,球与手的接触尽可能少,以减少球出手后由于摩擦引起的旋转,手臂由身体带动抬起,匀速运动,球于眼部高度出手。击球点在左脚前稍偏左。
2.身体能量的积蓄由上至上完成,引拍完成后,形成双90度,双膝弯曲90-110度,双脚跟抬起,向前顶胯,双肩与右臂成直线,与地面成45度。比胯多转20度。肩胛骨收缩。
4.自下向上发力,形成推动式。右脚蹬地时脚跟内旋,充分蹬地使身体离地而非跳起,“倒水”、“搔背”的状态自然形成。身体在前翻、侧翻、旋转三个轴上形成角动量。
5.击球前拍头后指,拍面与地面垂直,从蹬地开始至击球前,拍头不可指向上方、或肩背,拍长轴也不能也地面垂直。
6.击球时,前臂内旋,扣腕,右臂与身体成90-110度夹角。击球点在右额前上方,肘部打开的角度为154-164度,躯干与地面的角度为48度。
7,准备阶段的站位应稳定,从引拍开始拍头的动作由慢至快速,没有停顿,身体张弛适度,发力前的动作就平稳,从球抛出后,两眼注视球,头上抬,直至球被击出。要保持好发力击球的动作节奏和平衡。
浅说二发
这里还要强调。不同类型的发球,尽量采用同样的抛球线路。利用身体和挥拍线路调整的来实现不同的发球。发平击球,击球点在额的前上向,在球员视线的12:30-1:00位置。打击球的12点位置,如果是发上旋球,可以加大身体的后弓,以使球击球点偏左,从7点到1点刷,发侧旋球时,打击球的3点位置,即外侧,同时减小前臂的内旋。增加切削。
对职业高手的发球分析表明,一发的打击点明显前于二发,一发抛球时比二发产生更多的向前速度;二发打击后的球速比一发平均下降24.1%,但击球前的拍头速率没有太大的差异,最大的不同在于拍头速度的朝向,二发的拍头在垂直和横向上的速度有所增加,这说明职业球员是通过调整打击点的彰后,以及拍头在垂直和横向上的速度使球产生旋转,而二发速度下降的是由于旋转,而非打击时拍头速率的变化。
给教练的提示
教练应使球员理解,高水平球员的发球中有三类动作,即:普遍合理,个人偏好,对个人合理。分析职业高手的动作对提高水平大有益处,但不加分析全盘模仿则大有害处。
发球的动作速度快,包含很多复杂的动作协调。教练分析球员的动作、发现问题并找出适当改进方法并非易事。可以把发球动作分解成若干环节,并运用生物力学原理进行指导,并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向球员适当的生物力学原理,只有球员理解相就的大批量,才能更快地提高。发球动作可以分为7个环节:站位,握拍,抛球,蓄能,前挥,随挥和平衡。
站位对于保持平衡与稳定,使身体获得最大的能量非常重要,而不正确的握拍往往导致挥拍动作错误。关于这两个环节教练们都非常明确。只想提醒大家,很多人会忽略握拍;不要刻意让球员采用教科书上的站位,而是要观察并让球员自己体会什么样的站位最合适;并检查球员是否过于紧张。
前面已经讲了抛球的技术关键,教练还应该强调拍球的一致性。观察球员抛球动作的力量来源,手臂是否充分伸直,有没有突然的动作。注意球员持球的方式。以免球在出手时摩擦产生旋转。观察球是否抛进了打击区域,如果发球类型与预想不符,除了观察动作外,还应检查球员的抛球。
持拍臂,躯干和下肢的动作对于强力发球非常重要。应该注意球员是否过于紧张或松弛,通过过肩、髋的转动差检查转体是不是充分,观查膝部弯曲、双肩及肘边线、大臂与躯干/小臂的角度、提醒球员双脚跟离地,并注意肩胛骨收缩,形成充分的扩胸。
观察球员挥拍动作往往不很容易。应该注意球员的蹬地动作是不是有力,提醒球员蹬地而不是上跳,用蹬地动作使身体离开地面。当双腿蹬直时,右前臂应与地面平行。这个状态和“倒水”、“搔背”一样,不是有意识做出的,而是合理的动作自然形成的状态。击球前应有“上菜”状态,从搔背到击球前,拍面应该与地面垂直,并从指向后下方变为指向后方,这些状态可以提示球员的动力链是否出现了中断。观察随挥动作中掌心的指向及是否曲腕断判是否有内旋和扣腕。而注意球员击球时身体和右臂“自然伸直”,可以判断球员是不是在最高点击球。所谓自然伸直是伸是指肘、腕有自然的角度,而完全伸直,可能是由于球员过于紧张,或动力链节奏有问题。
通过观察球员的站位,节奏,协调性以及头的朝向、随挥动作的稳定性可以判断球员的平衡。可以在听到击球的声音时观察球员的头是否朝向击球点,来判断球员是否低头过早。
发球是网球中最重要的技术,是每一分的开始,也是网球中唯一不受对手影响,完全由自己控制结果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技术被称为闭式技能。发球动作的最终目标是产生最大的角动量,将所产生的角动量最大地传至球拍,将球击出并,并产生预想的速度和旋转,灌入目标区域。发球是网球中最重要的技术,
根据计算机,职业球员在发球时身体输出的功率可以达到4000瓦,这几乎人类的极限功率,要做到这一点,即使是职业球员也要努力使身体各相关部分产生最大能量,并使按合理的顺序协调发力,组成动力链,最大程度地把力量和速度传至拍头,才可能达到这么大的功率,对于业余球员来说,正确理解和运用动力链,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成功的发球动作可以归为四点,准确地将球抛至击球点,充分得用身体各相关部分的位置使相关肌肉拉开为击球积蓄最大的能量,利用合理的动力链使拍头加至最大速度将球击出。稳定地保持平衡。
我们以右手持拍平击发球为例进行说明,其它类型发球的关键点和平击发球是一样的,旋转的产生主要是球拍与球的接触点不同,挥拍摸式上稍有不同,但这些不是本系列要讨论的重点,本贴的后面会稍加介绍。
所有的职业球员抛球有一个共同特点,左臂至充分伸直并与手成一直线抛球(图1:109),手以较慢的速度匀速运动,实际上是将球托起并释放出去。任何的弯曲、加速,都会导致抛球不稳定。手臂的动作,由身体的展开带动,随着身体的重心前移,左胯前移,身体左侧打开,左肩抬高双肩保持直线,将力量传至手臂,手臂与身体协调运动(图1:67-109),是稳定抛球的关键。球在嘴至眼部高度出手(图1:110)。个人有自己的持球方法,要点是减少球出手时与手磨擦产生旋转。我们可以看到SAFIN的左脚有向前跨步的动作(图3::22-30),这种动作可能会产生脚误。最好让左跟稳定地与地面接触,前掌抬离地面,随重心前移,前掌逐渐落地,这样可以避免左脚向前跨步,造成脚误(图1:1-109)。
下面再看抛球动作的不同点。从球上升及下降的线路看,有两种抛球方式,一种是直线向前上方(straightforwardandup),身体手臂直接向前上方运动,将球抛出,球的最高点在击球点垂直上方,这种方式比较容易控制,大多数业余球员和部分女子职业球员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旋转式(rotarystyle),抛球的同时身体转动,球在上升和下降的临界点产生弧线,从击球点外转回至击球点(图1:110-226)。这种方法不容易控制,但可以加强身体的转动。大部分男子职业球员和部分女子职业球员采用这种方式。我本人建议业余球员采用直上直下式,身体的充分转动可以在球出手后进行。后面会讲到。
抛球首先要解决的是击球点的问题。有许多文章都有说明,但说法不一,实际上采用不同的战术,个人的偏好与身体条件差异,不同的类型发球,导致击球点不同。目前还没有在国内的任何一套教材中看到明确的说法。研究表明,男子职业球员的击球点在左脚前0.79米偏左0.17米,而女子职业球员的击球点为左脚前0.76米偏左0.15米(图1:1)。这个位置更有利于拍头的加速,每个人应该自己找到适合的击球点。有一些规律基本相同:采用发球上网战术、一发,抛球更靠前,二发往往稍偏后一些,保证成功率;击球点过前会导致下网,而过于偏后会导致出界;平击发成侧旋,可能是击球点偏右,而发成上旋可能是由于偏左或靠后。身材不高的球员可以偏后一些;使球多一些上旋,保证过网,柔韧性好的球员可以偏左一些,后面讨论击球时,还会涉及击球点。
关于抛球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抛球高度,有说略高,有说15-30公分等等,但SAMPRAS的抛球最高点比击球点高50-70公分(图1:226)。应根据个人的动作节奏而定,过低会导致动作不充分,宁高勿低是一种保险的作法,但抛球过高容易受环境影响,球进入击球点的速度会更快,使稳定性会下降。
如何使身体产生最大的能量,是发球动作的另一个关键部分,这些问题在许多教材中有所介绍,本帖着重于对一些重要关键点的进行补充。
能量积蓄时的动作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图1:1-185),由肩带动胯转动,并下压重心,使双膝弯曲。引拍和抛球同时开始。关于引拍与抛球是双臂同上同下还是同下分上的方式,已经有很多讨论,大多数职业选手采用分上的方式,即右手滞后于左手的,这种方式可以使双肩倾斜,加强前挥动作中肩过肩的侧翻动作,也使发球动作的节奏更好。这些还会在后面讨论。球出手后,双肩仍保持成直线,左臂继续上抬,在臂继续上抬,右臂外旋,左胯继续前顶,有助于身体的转动,采用旋球抛球的球员从引拍开始顺时针转肩,而采用直上直下的球员则在这时开始转肩,继而转胯,开始曲膝,进入到能量最大(fulltankofenergy)的平衡位置(图1:185),双肩与右上臂及右肘成与地面为45度角的直线,身体与大臂,大臂与小臂的角度为两个90度,从球员的前后看,双肩与右上臂及右肘保持一条直线,从球员右侧观察,可以看到右肘右肩的后面,肩胛骨收缩,形成扩胸(图2:39-48):,臂外旋达到最大时,双肩比胯多转20度左右,髋关节弯曲,避免过免过度后仰,双脚跟抬离地面,双膝充分弯曲,所谓充分,就是达到个人爆发的最佳角度,一般为90-110度,小要小于90度,会使腿部肌肉过于紧张,影响发力。腿部发力的不足导致发球的整个动作失去最重要的力量来源。双脚跟抬起,左脚几乎与底线平行,有人说这样可以防止脚误,这种说法没错,但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加大身体的转动(图1:185)。注意,球出手后,左脚不应出现转动。这个阶段和后面将要讨论的发力阶段之间,拍头不就有停顿,图5是SAMPRAS发球的拍头轨迹,可以看出这种连续性。
后引的动作有大幅后引(图4::6-16),充分后引(图1::185)和简短后引(如:罗迪克),简短后引会增加肩的负担,而研究没有发现大幅后引和充分后引在加速拍头及身体各部分力量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大部分的男人子职业选手采用充分后引,节奏与拍头运动的轨迹更好一些。
采用脚在后还是上步是一种个人偏爱,在发力阶段,前都由左腿产生向上的力而右腿产生向前的力,后都则由双腿产生向上的力量。采用右脚上步是一定要注意右脚不可超过左脚(图3:35-43)。很多球员的后脚采用不完全上步,即上步后右脚仍左脚后(图4::6-12)。
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积蓄的能量,经合理的动力链,最大程度地传递至拍头,将球击出。并使球落入预定位置。发球动作虽然是闭式技能却是网球中最难掌握的,除了需要具有先天和后天练就的良好身体素质外,还需要在整个发球过程中利用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动作产生能量,并将这些能量充分传递至拍头,在整个的过程中,大量的能量积蓄和力量传递,源于很多细小精确的动作,并以平衡为依托,在身体一系列复杂、剧烈运动的同时保持这些细小动作的精确。并保持良好平衡,需要精确的控制、调调和节奏,
与能量积蓄的动作顺序相反,发力的动作的顺序自下而上,由腿开始推动胯、肩、肘、腕和拍头。动力链从腿部用力蹬地开始。采用右脚在后的方式,右腿产生向前上向的力量,而左腿产生向上的力量并保持平衡。采用上步的方式,双腿产生向上的力量。右腿提供更多的力量。左腿保持身体的平衡。蹬地的力量不足时,如果要发出同样速度的发球,身体的其它部分就要承担过大的压力,不仅难于控制平衡,也容易造成伤害。蹬地的动作由前脚掌内侧进行,同时右脚内旋,以充分蹬地(图1:186-212)。蹬地的力量使身体离开地面,这样可以增加击球的高度。注意,发球时不是向上跳起,而是蹬地使身体向上。
蹬地的动作将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至髋部,使其抬高并产生转动。如果以正常速度看职业发球高手的动作中,可以明显看到有力的蹬转动作。由于蹬地,身体产生三个方向上的转动,前翻,侧翻和旋转。前翻是发球是所需角动量的最大来源,旋转产生的角动里最少,侧翻则是高水平球员和低水平球员发球动作的重要区别。随着右髋抬高,身体右侧从收缩变为打开,身体形成侧翻动作,从蹬地开始左臂下落自然弯曲收于腹部高度,加强了侧翻,使身体保持平衡,也使身体的转动减小,增加了角速度。拍头随着右侧的抬高下落,即所谓的“倒水”和“搔背”,它们是随着身体动作自然形成的状态,不是有意的动作。当腿部完全蹬直时,右肘略高于右肩,前臂与地面平行,拍头达到最低点,这时,拍面与地面垂直,拍头指向离开身体的地面(图1::212,图2:52)。
随着身体的转动,右肘提高,肘到高高点时,右肘关节保持最大弯曲,这时前与地面垂线的角度,是发球的一个重要因素(图1:217),有研究表明,这个角度增加一度,可以使发球的速度提高一英里(1.6公里),臂外旋的最大角度是90度,而多余部分就要靠身体的后弓形成,RODDICK可以超过130度。决定发球速度的因素很多,大家不要将这个角度理解为决定发球速度的唯一因素,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一个球员的两次发球,如果第2次的角度小于第1次,要达到与第一次同样的速度。他身体的其它部分就要用更大的力量。
在肘部达到高点前,身体保持后弓(图1:186-217),从这时开始身体前翻(图1:217-234)。肘顺势打开,右臂形成直线(图1:217-224),注意,这个过程中,拍头指向后网,而不要过早上指,拍面与地面垂直,击球前形成一个“上菜”(waitressposition)状态,球拍象服务生上菜时托着的托盘,但拍面与地面垂直(图1:22,图2:54)。从蹬地开始至此,拍头不可指向上方、背或肩。拍长轴也不要与地面垂直(图1:186-224)。
击球前的动作,对于高质量的发球以及决定发球的类型非常重要。击球时,前臂内旋-,这个动作使速度和力量传至腕部,最后通过扣腕动作在最高点将球击出(图1:224-239)。击球时右臂与身体的夹角为90-110度(图1:226),这个角度可以在对身体和肩肘压力最小的情况下产生最大速度。肘的角度为154-164度,而不是很多教学资料中所说的完全伸直。身体与地面的角度为48度。平击发球的击球点在右额的前上向,差不多是在球员视线的12:30-1:00位置,打击球的12点位置。击球时躯干完全伸展。前臂内旋及扣腕的动作对于发球速度非常重要,而前臂的内旋在国内很少被提及。很多教学资料上都说发球的动作与投掷的动作一致,但往往忘记说明前臂内旋是这两个动作最大的区别。另外,不要误将在最高点击球理解为发球是要向上跳起。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从开始发球动作至击球前,右手要放松,只要球拍不出手即可,击球时握紧球拍。
如果是发上旋球,可以加大身体的后弓,以使球击球点偏左,而发侧旋球时,则打击球的外侧,同时减小前臂的内旋,
随挥的动作中,有几个明显的不同,右脚向前迈进或向后抬起。后一种方式可以帮助身体的前翻,并保持平衡(图1:227-260),绝大多数选手采用这种方式。还有一个不同是球拍收于体前或左侧,前一种是被称为美国式,后一种被称为欧洲式,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而定。
发球的节奏和平衡非常重要。准备时的站位要自然,两脚间距不要过小或过大,这样才能给身体一个良好的支撑,抛球。引拍的动作要平稳,保持良好的静态平衡,球从眼部高度出手后,两眼要始终注视球,头部随球向上而抬,眼睛对球的视头部的上抬要保持至球被击出(图1:226),在球被击出后,视线随球移动,可以用击球的声音作为视线转移的提示。从引拍开始到击球结束,拍头的速度是由慢不断增加的过程(图5),在这之间不应该有停顿,这样,不仅可以使球拍在击球时获得速度,也可以使发球的动作更加平稳顺畅,有更好的动态平衡。如果在能量最大状态与发力击球动作之间出现1.5秒的停顿,就会使拍头速度下降15%。发球时应该掌握好身体各部分的张弛度,保持积极的紧张(CREATIVETENSION)。紧张会使身体动作速度下降,应该使身体放松包括手,腕,肘,保持松弛,但不能过于放松到球拍出手或身体其它部分在发球的过程中产生随意动作干扰发球动作的平衡。
关键点:
1.抛球时左臂完全左腕成直线,球与手的接触尽可能少,以减少球出手后由于摩擦引起的旋转,手臂由身体带动抬起,匀速运动,球于眼部高度出手。击球点在左脚前稍偏左。
2.身体能量的积蓄由上至上完成,引拍完成后,形成双90度,双膝弯曲90-110度,双脚跟抬起,向前顶胯,双肩与右臂成直线,与地面成45度。比胯多转20度。肩胛骨收缩。
4.自下向上发力,形成推动式。右脚蹬地时脚跟内旋,充分蹬地使身体离地而非跳起,“倒水”、“搔背”的状态自然形成。身体在前翻、侧翻、旋转三个轴上形成角动量。
5.击球前拍头后指,拍面与地面垂直,从蹬地开始至击球前,拍头不可指向上方、或肩背,拍长轴也不能也地面垂直。
6.击球时,前臂内旋,扣腕,右臂与身体成90-110度夹角。击球点在右额前上方,肘部打开的角度为154-164度,躯干与地面的角度为48度。
7,准备阶段的站位应稳定,从引拍开始拍头的动作由慢至快速,没有停顿,身体张弛适度,发力前的动作就平稳,从球抛出后,两眼注视球,头上抬,直至球被击出。要保持好发力击球的动作节奏和平衡。
浅说二发
这里还要强调。不同类型的发球,尽量采用同样的抛球线路。利用身体和挥拍线路调整的来实现不同的发球。发平击球,击球点在额的前上向,在球员视线的12:30-1:00位置。打击球的12点位置,如果是发上旋球,可以加大身体的后弓,以使球击球点偏左,从7点到1点刷,发侧旋球时,打击球的3点位置,即外侧,同时减小前臂的内旋。增加切削。
对职业高手的发球分析表明,一发的打击点明显前于二发,一发抛球时比二发产生更多的向前速度;二发打击后的球速比一发平均下降24.1%,但击球前的拍头速率没有太大的差异,最大的不同在于拍头速度的朝向,二发的拍头在垂直和横向上的速度有所增加,这说明职业球员是通过调整打击点的彰后,以及拍头在垂直和横向上的速度使球产生旋转,而二发速度下降的是由于旋转,而非打击时拍头速率的变化。
给教练的提示
教练应使球员理解,高水平球员的发球中有三类动作,即:普遍合理,个人偏好,对个人合理。分析职业高手的动作对提高水平大有益处,但不加分析全盘模仿则大有害处。
发球的动作速度快,包含很多复杂的动作协调。教练分析球员的动作、发现问题并找出适当改进方法并非易事。可以把发球动作分解成若干环节,并运用生物力学原理进行指导,并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向球员适当的生物力学原理,只有球员理解相就的大批量,才能更快地提高。发球动作可以分为7个环节:站位,握拍,抛球,蓄能,前挥,随挥和平衡。
站位对于保持平衡与稳定,使身体获得最大的能量非常重要,而不正确的握拍往往导致挥拍动作错误。关于这两个环节教练们都非常明确。只想提醒大家,很多人会忽略握拍;不要刻意让球员采用教科书上的站位,而是要观察并让球员自己体会什么样的站位最合适;并检查球员是否过于紧张。
前面已经讲了抛球的技术关键,教练还应该强调拍球的一致性。观察球员抛球动作的力量来源,手臂是否充分伸直,有没有突然的动作。注意球员持球的方式。以免球在出手时摩擦产生旋转。观察球是否抛进了打击区域,如果发球类型与预想不符,除了观察动作外,还应检查球员的抛球。
持拍臂,躯干和下肢的动作对于强力发球非常重要。应该注意球员是否过于紧张或松弛,通过过肩、髋的转动差检查转体是不是充分,观查膝部弯曲、双肩及肘边线、大臂与躯干/小臂的角度、提醒球员双脚跟离地,并注意肩胛骨收缩,形成充分的扩胸。
观察球员挥拍动作往往不很容易。应该注意球员的蹬地动作是不是有力,提醒球员蹬地而不是上跳,用蹬地动作使身体离开地面。当双腿蹬直时,右前臂应与地面平行。这个状态和“倒水”、“搔背”一样,不是有意识做出的,而是合理的动作自然形成的状态。击球前应有“上菜”状态,从搔背到击球前,拍面应该与地面垂直,并从指向后下方变为指向后方,这些状态可以提示球员的动力链是否出现了中断。观察随挥动作中掌心的指向及是否曲腕断判是否有内旋和扣腕。而注意球员击球时身体和右臂“自然伸直”,可以判断球员是不是在最高点击球。所谓自然伸直是伸是指肘、腕有自然的角度,而完全伸直,可能是由于球员过于紧张,或动力链节奏有问题。
通过观察球员的站位,节奏,协调性以及头的朝向、随挥动作的稳定性可以判断球员的平衡。可以在听到击球的声音时观察球员的头是否朝向击球点,来判断球员是否低头过早。
后一篇:人生20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