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首例声音商标初审公告
(2016-02-15 17:12:22)
标签:
声音商标互联网声音版权 |
2016年2月13日我伟博所李伟民律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
接接: http://m.nbd.com.cn/articles/2016-02-14/983786.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我国首例声音商标初审公告发布》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未来,或许“恒源祥,羊羊羊”的小孩儿声、QQ好友上线的敲门声等就不能随便使用了,因为“声音商标”来了。经过一年多的审查,2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初步审定了我国首个拟核准注册的声音商标。这意味着,那些能够标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声音,同样可以跻身商标的大舞台。不过,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李伟民律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声音商标不像文字、图形商标,由于声音商标在有限时空传播的特性,即便放开申请面,其市场也不会过大,“应该鼓励声音商标的申请,应该多通过一些”。
首例声音商标初审公告发布
相比传统视觉类商标,听觉类商标资源几乎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昨日,国家工商总局一则公告为我国的声音成为注册商标打开了大门。工商总局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播节目开始曲”经审查,符合商标法相关规定,于2月13日初步审定公告,成为中国初审公告拟核准注册的首个声音商标。
如果您常听广播,那么对这段旋律一定不会陌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工商总局的公告上看到,该声音商标被描述为:全长40秒,共18小节,四分之二拍慢板节奏,G大调和C大调交替转换。前四小节为整段声音商标前奏部分,曲调为G大调;中间11小节为整段声音商标主题部分,曲调为C大调,其中第十二、十三小节播音员报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呼号后音乐延续两小节,主题部分结束;最后三小节钢琴再次奏响主题音乐,转调回G大调,该声音商标结束。2013年新《商标法》将声音纳入可申请注册范围,据悉,自2014年5月1日起至2016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已受理声音商标申请450件。工商总局透露,受理申请以来,包括恒源祥的“羊羊羊”、微信摇一摇的声音等耳熟能详的旋律都在申请之列。此次初审,首个通过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播节目开始曲”,亦是我国第一例递交声音商标申请的声音商标。声音商标以什么标准进行审查?工商总局回复,通常情况下,声音商标只有经过长期使用,才能取得显著特征。李伟民律师解释道,只有消费者在某种声音与商品或服务提供者之间建立起特定联系时,声音才可能获得核准注册为商标,申请注册商标的声音一定“需要这样的关联度匹配过程”。
为互联网产品树立品牌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声音商标可以从听觉角度帮助消费者识别商品。“灯—等灯等灯”,听到这段开机声音就知道是英特尔产品,它从第一代586电脑沿用至今,成为传奇,也如愿成功在美国申请声音商标。其实,“声音商标”在美国、欧盟等国家早就可以注册,1992年,米高梅公司申请将其标志性的狮子吼声音在加拿大注册为商标;2012年,苹果Mac电脑的开机声在美国注册成功。在整个国际舞台上,声音商标的申请已经比较成熟,不过李伟民律师介绍,即便是欧美,申请数量也不多。“这是因为声音稳定性不足,不易固定、难以保存,而且用肉眼无法直接识别。”李伟民律师告诉记者,把声音纳入新《商标法》是因为其具有基本的识别功能,但感知这类商标需要在有限的时空中,“这个特性决定了声音商标即便放开注册,市场也不会过大”。
根据新初审通过的“开场曲”申请商标类型,李伟民律师分析,除了服务领域,“开场曲”还申请了在互联网方面的应用。随着互联网音频、网络电台以及游戏产业、网络视频产业的兴起,声音在互联网渠道将得到更多的传播,而目前,声音版权的保护显得尤为薄弱。据媒体报道,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更多独具创新性的“中国好声音”成长为“中国好品牌”,助力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李伟民律师分析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随着上述领域的兴起,声音商标将为移动端产品树立品牌,成为更多互联网产品的识别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