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游小记

(2009-09-19 02:55:42)
标签:

灵隐

冷泉

杭州游

小记

周森

西湖

旅游

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杭州游小记

今天在人间天堂杭州一行,让我们感觉,江南美景的确美不胜收。

今天是个细雨濛濛的富满诗意的一天,来到了灵隐景区,灵隐景区包括灵隐寺和飞来峰。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飞来峰前,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十刹”之一。

  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天王殿入口的弥勒佛坐像,已有200年历史。弥勒佛背后的护法天神韦驮像为南宋时作品。

  大雄宝殿高33.6米,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层重檐寺院建筑之一。

  殿内正中有贴金释加牟尼像,净高9.1米,加上莲花底座和佛光顶盘,高达19.69米,坐像用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精细而庄严。

  大殿两侧分列“二十诸天”和“十二圆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殿后侧有海岛立体群塑,共有浮雕150多尊。大雄宝殿、天王殿两侧有五代时所建的石塔和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所建经幢,距今已有1000余年。清康熙皇帝曾题“云林禅寺”四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故称“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

  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飞来峰龙泓洞口有理公塔,一名灵鹫塔,是杭州现存唯一的明塔,用石块砌成,六面六层,殊为罕见。全塔由下至上逐级收分,结构朴实无华,别具一格。

  位于灵隐飞来峰半山腰的翠微亭小巧玲珑,亭旁山径旋绕,掩映在苍松古木之中,朴素而端庄。此亭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悼念岳飞而建的。亭上有楹联云:“路转峰回藏古迹,亭空人往仰前贤。”今日的翠微亭是1924年时在原有亭址上重新修筑的。

  在飞来峰诸洞穴及沿溪间的峭壁上,雕刻着从五代至宋、元时期的石刻造像470多尊(其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年代最早的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公元951年所造。这些精美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的珍贵历史遗产。

宋代造像有200多尊,以上型居多。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是宋人造像中最精致的作品。南宋大肚弥勒像是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尊,也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大肚弥勒。那坦胸露肚、笑口常开、“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的形像,使得大家竞相摄影留念。

书画艺术家们,其中不乏又对佛学有研究的,对灵隐寺的文化,和飞来峰的文化,也自然都非常有兴趣,短短2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短暂,只是走马观花的看看,却也很有一番收获。

秋日的西湖,本应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西湖。
  而此时的西湖,却是在绵绵细雨之中的。平日凄凉的秋雨,此时,在西湖上却更露几分清幽了。
  雨很小、很细,却很密,像雾像云,却比雾比云更富动感,更富活力,这是秋日的生机,是西湖畔永不枯萎的生机。
  远处的孤山,上半截慢慢的被细雨浸没,下半截仍依旧映在了湖面上,湖面也因它在阴雨天中更显昏暗,但这昏暗却不凄惨,似乎已睡去的生命要在这昏暗中再次复苏。

乘坐在游船上,船在西湖中游走,淅淅沥沥的雨从天空中飘落,西湖便被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清雾,如烟似幻,轻轻扬扬,远处的雷峰塔也在雾中若隐若现,似含羞的少女披一件薄薄的轻纱,似有若无,甚是可爱,而此时的西子姑娘便在薄雾中越发显得妩媚了起来……

而眼前,雾气未退,深吸一口气息,雨水中夹着泥土的清香直入心脾,有清风吹过,飘落的树叶也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展示着最后的优美,温润的雨丝,似小提琴奏出的低扬的名曲,悠扬,飘逸,为独自在风中的舞者奏一曲最后的乐章。

     行走在轻扬的雨丝中,忧愁和烦恼也随雨水一起滑落,飘散…….

     这场如丝的细雨,让我们采风团一行更是对西湖的美流连忘返!

     依依不舍离开西湖,简单的午餐后,逛了逛杭州的丝绸博物馆,把丝绸作为对杭州的记忆带回家,送家人和朋友,每一位书画艺术家团员,都不忘带着美好的心情记忆和分享杭州的美,给自己身边的人。

     历时4小时,终于抵达上海这个不夜的时尚之都,周森院长已经在大家要入住的酒店,等候大家了。虽然周森院长身患重感冒,却仍然对每一位团员表示了热情真挚的问候!晚宴都是周森院长细心提前安排的,他对书画艺术家们的一路采风辛苦,表示了慰问!采风团的成员们也纷纷表示,本次“为世博会喝彩”的“首都书画艺术家京浙沪采风”举办的非常圆满,大家都收获颇丰,并能在将来的创作中,更为深刻的描绘出三地美好山河景致,为世博会的召开,奉献给世界人民,在书画艺术方面的饕餮盛宴!

     晚宴上,采风团成员经历了几天来的团队活动,彼此间也建立了更为牢固的友谊,大家频频举杯欢饮,这顿晚餐对大家来说是包含着特别意义的,在感谢周森院长的组织策划时,大家也都感慨与中国三峡画院共同走过的日子,首都的书画艺术家们都对中国三峡画院有一份自己独特的感情,这份浓情,此时此刻,在上海这样一座通夜灯火彻明的不夜城,越发浓烈开来,上海是本次采风的最后一站了,结束明天的上海之旅,也是结束本次所有的采风之旅。这让大家都有些感叹时光之快。

    是的,欢乐的时光总让人感到短暂,但是美好的明天依旧让我们是那么的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