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纪录片《中医大师》之《曲生》(上)

(2019-10-04 13:55:07)
标签:

中医大师

曲生

 

                                                                  探索者:王立丽 董黎明


中医药学

沉淀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

凝聚着博大精深的人类智慧

中医

恪守救死扶伤的誓言

传承中医文化经典

曲生:你当医生,我讲的,就得下苦工夫,人家来找来了,你就得下点功夫,你给人治好,你不治好了,你得找找原因,说为什么这个病人好了,为什么这个病人不好。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一生践行、大医精诚。


2018331日,伴随着一曲节奏欢快的《生日快乐》歌,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迎来了自己的耄耋寿辰。他的寿宴之上,高朋满座、喜气洋洋……这位老寿星就是中医大家曲生,前来为他祝寿的多半是他的徒弟和同事,大伙儿都亲切地称呼曲生为“曲老爷子”。

药王孙思邈曾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论述何为“大医精诚”,他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而这也是曲生行医五十余载,始终恪守的为医之道。

曲生出生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县农村,父亲是一名中医,擅长接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曲生的父亲是十里八村唯一的中医,乡亲们总是嫌到公社卫生院看病路程太远,所以都会来他家求助。在曲生的记忆里,父亲时常一出诊就几天几夜不回家,早年丧母的曲生和小妹只能由大姐照顾。药材、器具、往来不绝的病患,伴随着曲生渐渐长大,他开始帮助父亲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一个小男孩的心里埋下了中医之梦的火种。

曲生:最初那时候,觉得这个挺好玩的,这个压药,我也帮着配配,一配以后,最后给病人一治,给这个病人治好了,就感觉挺神奇。这个中药效果挺好,所以我那阵,我觉得长大了,我也得学医,就是帮着配药,压药,就帮他干,这时候,受这个熏陶。

这本中医药性歌诀《四百味》,是学习中医的基础。那一年,曲生读初中二年级,父亲知道他志在从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他熟背这本书。

曲生:我父亲就说,你就背吧,不懂也背,叫书读千遍不讲自通,说你背熟了以后,你慢慢接触你就熟了。所以那阵儿,也不用说你给我讲讲,就背,就成天就背书。

寥寥数百字,字字是精华。第一脚探入中医之门的曲生深知,学中医必须下苦功、没有捷径可以走。背诵经典,是每个学习中医学科的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曲生:你比如说今天背这10味,过几天你就忘了,咋办,今天背10味,明天先复习过去这10味,再加今天新的10味,等后天就是20味,这20味复习一遍再加10味,就那么一点点加,背。

就在曲生潜心背诵《四百味》的时候,整个中医学界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在毛泽东“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搞好中医工作,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的指示下,“传统药方”写进宪法,国家及地方成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全国各地开始建设中医药大学、中医卫生学校。一批又一批“乡野郎中”及怀揣着中医梦的学子走进专业院校,开始系统学习。

1958年,曲生也走进了大安县卫生学校。一入卫校,曲生就沉浸在了汲取中医知识的海洋难以自拔,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终日与方剂为伴,他深念父亲的教诲,“只有谙熟于心,才能对药理、药性有所建树。”两年半的时间,他已经熟背了《汤头歌》、《400味》、《脉学》等经典中医理论基础书籍。

曲生:我的成绩不错,我在学校表现都不错,我还总评先进,而且学习成绩也都是不错的。你像看书什么的,有的人家不怎么看书,但是我得自己看,自己背书,考试我总是前几名。反正我那时候,老师讲过的东西,我都复习。除了没讲的以外,要求背的我另外再背。那时候就是利用点时间不玩,因为我这个就是一到现在唱歌不会,跳舞不会。打麻将我现在都不会,我就是看书学习。

  长春中医药大学其前身是长春中医学院,是吉林省中医学最高学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