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江滩
游晴川阁最好选择一个大晴天去。
公交803晴川阁站下车,满眼敦厚的红、凝重的黄、鲜活的碧。
龟山在背后,铁门关在左肩,晴川阁在眼前,长江一桥桥头堡在我们右侧远一点的地方与碧天相衔接。
以上说明我们所在地点——汉阳长江晴川阁江段,从南岸嘴到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堡,汉阳最美的一段江滩。
先游龟山东侧坡,穿过铁门关城门洞,沿着藤萝密布的石砌山道走上去,寻找黄兴纪念铜像,然后下山游晴川阁和禹王庙。
“吴魏相争,设关于此。”吴主孙权为了阻挡北魏西蜀建城防御建铁门关,唐宋明清这一带成为商贸聚集地,明末年铁门关被毁,民国年间这一段江岸日渐冷落。
假如,你没弄清这一带山川地形的历史以及古典建筑(包括复原古建筑)的来龙去脉,下面将要游览的江滩公园将会索然无味,心理的苍白源于文化的苍白,现代建筑景点的审美思维奠基在古代文明之上,尤其是晴川阁。
龟山上下游人络绎不绝,晴川阁景区游人如织,携家带口的老外游兴更是勃勃。
禹王庙(禹稷行宫)正殿廊檐下,一位穿红T恤胖乎乎的女孩子,武汉某高校建筑系研究生,和我讨论这座殿堂式古典建筑的建造年代:“我老师说的,这是清代古建筑,很珍贵!武汉留下来的(这类古建筑)已经很少很少了。”她从武昌赶来,游玩在其次,主要是实地考察。
从晴川阁走下来,禹王矶的基部,花岗岩砌筑的赭红色的石壁上有一块镶嵌的石板,石板上刻着红漆的字:“长江沿江堤、汉江沿江堤分界点。”
江河分流就这样以碑文告示的方式清晰地映在你的眼前,沿石道往东,穿过晴川饭店到汉江入江口南岸嘴;往西,穿江滩公园到长江大桥引桥底下,上游不远是三国祢衡鹦鹉洲。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可以想到,崔颢登黄鹤楼时天气晴好看得高远,那天,他看到的汉阳江滩也就是我们今天身下的这段江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走出晴川阁,上洗马长街,左转,走进大禹神话园,也就是汉阳江滩公园。
先游禹王庙,再游大禹神话园,其实是一条顺理成章的旅游线路——从古到今,从历史陈迹到现代景点,从古建筑群到现代雕塑群,其间的跨越可以称为“神奇”。
大禹神话园,起源创意来源于我们刚刚游玩过的景点。
地球初生,地壳成形,一道大江冲开平野上的山脉,南岸绵长如蛇,北岸凸圆如龟,龟脚伸长触摸江水,就是后人所称的禹王矶,褐黄石山石嶙峋于长江北岸江滩沙土之上,远古洪水肆虐,于是有了大禹在今天我们游玩的地方劈山泄洪的神话传说,于是有了禹王庙,再后来有了汉阳江滩风景区大禹神话园。
背面龟山电视塔,侧面桥头堡,武汉三镇最美的大型雕塑墙,圆雕和浮雕,赭黄色的石材,雕工精美,气势磅礴。
在雕塑墙前为樱子留影,横贯数十米的雕塑墙在正午的太阳光下熠熠生辉。黑铁色的大禹乘飞龙的巨型雕像在阳光映射下光华夺目,令人不能仰视。
手执相机的游人越聚越多,都想在这里留下假日纪念,只好连同他们一起收入我的画面。
散落着三三两两石凳的江滩丛林是情侣的天堂,今天你别想找到休憩的地方;遍布雕像和奇石的雕塑园成了孩子的乐园,大禹和他妻子的青铜塑像下九尾狐狸的背脊被孩子们坐得光溜溜的。
没来得及凋谢的夏花,闪亮如金箔的绿叶,芳草萋萋依旧如唐朝,黄鹤楼在尘雾间遥遥地浮动。
光洁如镜的鹦鹉广场凸出在离长江最近的地方,静得下心来的人凭栏临风眺望江景,身下沙滩芦苇,眼前江水金黄如绸缎,浩大恢宏,在离它最近的地方获得感觉,身子掩在桥头堡巨大的阴影下,和天地对话,和自己对话。
“武汉好玩!我们一家来了三天了,武汉好大啊!景点又多又好玩!”
武昌江滩
三国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吴主孙权在武昌蛇山(江夏山)建夏口城(即今武昌城雏形),城门与汉阳隔江相望,取名汉阳门,今天,城墙已毁,城门已毁,留下了这个名字。
武昌江边汉阳门船码头,我们那一代从小到老轮渡过江停靠最多的船码头,冬天走很长石阶,长长木跳板搭在江水上,走上去弹起来,悬浮在空中的感觉,很好玩!
从汉阳门起坡,出码头往右也就是往西,长江一桥武昌桥头堡下一段江滩最聚人气。
和出版社张编辑来的那天是一个秋日黄昏,太阳落到对岸建筑物的顶上,绯红的光亮染红半江水,十几艘军用小艇飘着红旗在江面回旋驰骋,景象十分奇丽。
那一天,桥头堡东侧江边石阶上,一群背着救生圈的赤膊男子正朝江中走。石阶上站满围观者。
这是一支民间渡江社团,渡江者年龄在五十岁至六十五岁之间,岁月沧桑心不老,当天气温大约在15到20之间,江水很冷,江风很凉,太阳飞快下落,他们在阴影里走向江水之中,只听得江面探出的脑袋在相互招呼说:“汉口江滩集合!”
武汉人称游泳为玩水,很多男人从小就会,从沿江码头下水,顺流而下,龙王庙和滨江公园是玩水者的天堂;武昌,从我站的地方,武昌桥头堡下水,汉口江滩公园沿岸都可以上岸,当然随水流一般冲到防洪纪念碑江畔。
大江之上波涛汹涌,汉水入江口水流湍急,水性差的不敢贸然游长江。
夕阳染红江水间,一群年过半百的渡江汉子,挥臂向下游游去,淡定自若,如同社区散步,看来个个身手不凡,经年累月,以大江横渡为日常功课。
从这一处石阶往上游走,左侧过街到户部巷街口,好玩好吃就不细说了,总而言之很美妙,对我来说,喜欢民主街上的灰砖仿旧小洋楼要胜过那些汉味美食。
当年,商贸重镇兼行政首府的武昌城,沿长江的这条街名叫河街,今天的解放路名叫长街。河街和长街与长江并行,民主路贯通其间。
当天户部巷内有比平常更多的食客,多半是年轻人,男孩和女孩,人潮涌动,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各样吃食,油炸的、生煎的、蒸的煮的、甜的咸的、带馅的不带馅的,令人口水欲滴,没有食欲也引得你有食欲。
找了一家干净的小店,每人吃一碗糊汤米粉外加一根油条。然后出来再到江滩。
古时候,这一段江滩十分繁华。青石铺成的沿江道上,行走着南来北往的过客商旅,道边有石阶,可攀黄鹄矶,游览黄鹤楼。古黄鹤楼离长江很近,离河街很近。
1957年,武汉建长江大桥,由汉阳龟山,跨越长江,落到武昌蛇山头。两座山,一座在江北,一座在江南,两座巨大无比的天然石墩,稳稳地托住了这座万里长江开天辟地第一桥,支托武昌引桥的蛇山头自然是黄鹄矶,也就是古黄鹤楼的旧址。
武昌桥头堡基部镶嵌着一块石条,上刻“黄鹤楼故址”,几个看似随意的字,概括古今名楼的消亡。久远的年代,江边当然不是今天的柏油水泥马路和青石铺成的沿江道,南来北往的过客商旅,只能从道边石阶向上攀黄鹄矶游黄鹤楼。
今天面对眼前这一行字,没有太多人叹息,桥头堡东西两侧蛇山坡上,枝叶伸展的大树下的石凳上坐满了人,多数是老人,聊天的聊天,打瞌睡的打瞌睡,安闲、安逸,面江背山,打发日复一日的黄昏时节,安享生命中的夕阳时光。
伏在江边不锈钢栏杆上看风景,这个江段很美,大江辽阔,大桥相距咫尺,火车过江,铁轨撞击声隐约可闻。近几年江滩建得很美,光滑的地坪,随处可以落座的石砌长凳,一棵大树遮蔽头顶。
从这里往上游方向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后门,那里,江边停泊了很多船。
环顾江滩游人,年轻人、中年人、老人,外地人和本市市民,三三两两,坐着站着走着,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子端一部单反相机拍大江拍大桥。
太阳落到对岸高楼背后,从汉阳门乘轮渡过江去汉口,武昌江岸残留着淡淡夕照,从轮渡上望汉口对江的武昌城,想起好几年前盛夏7月的一天。
站在江边,隔江的对岸是汉口茂密的城市森林,正午骄阳,武昌江岸,宽敞的江滩路边,绿树、长椅、连片的住宅楼,新开辟的江滩观赏区,光滑的五彩地砖,相机镜头穿过寂静无人的小区庭院,拍摄下修复一新的古典式钟楼,以及钟楼周边的楼房。
这里曾经是一片工厂区,国棉六厂。1949年前的武昌第一纱厂曾经是一座大型现代企业,我的亲戚几代人在此做工。20世纪末工厂颓废,工人遣散,厂区变为居民区,厂房全部摧毁,留下了这座西式古典办公楼,耸立的钟楼成为大片住宅楼盘的点缀。
四周非常安静,站在那里,你的感觉不光是你脚下的地,身后的钟楼,身边的街道,还有你身前的江水,江水对岸的缤纷的城市,浩大而美的一整个空间,你都会以为那是属于你的。
不知道那一段江滩今天怎样,它的美丽是不是只有住在周边社区的居民才可以欣赏得到?
汉口江滩
早些年除了滨江公园,人们很难直接走到江边去,一道长堤绵延十里,堤内的工厂和货场、堆积如山的机械和货物,拦住你的视野和你的脚。
新世纪以来开始的汉口江滩公园建设,迁走了所有江滩厂区建筑和码头设施,腾出一大块空地给市民游玩。这样的城建规划在数十年前我们想都不会想到。
三镇江滩,最美的还是汉口江滩,从小生长的地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心和身子和它连在一起。
汉口江滩公园是长江沿岸最美的风景点。
从闹市中走出,来到长江江边,在江滩坐下,欣赏绿色的草和紫色的花,还有江面上吹来的凉风,头顶上的太阳。坐在那儿看船看水,看天看地,和江水相亲,和大自然相融合,这样的风景,只有武汉才有,只有汉口的江滩才有。
夜幕降临,乘轮渡从汉阳门过江到武汉关码头上岸。
那天轮渡载满乘客。船上人影幢幢,笑语喧哗,船下水光摇曳,江上灯光摇曳,机舱里柴油的味道,虽然难闻然而亲切。
无数次从花楼街走出来,在江汉关轮渡码头搭船到武昌。
绕过灯光辉煌的武汉关钟楼,给樱子拍下一张背景非常棒的照片。
夏天,江滩公园门前的街边,灿烂的金黄色街灯下聚集着层层叠叠的人,他们从闷热的屋子里跑出来在江滩公园大门口乘凉,马路上车水马龙,马路边的人悠闲如坐茶馆,象棋、麻将、练摊、五花八门,吹江风、听钟声、闲聊的、看热闹的、无所事事的,随意随兴的休闲成为盛夏武汉江边一景。
今天,江滩公园门口人潮汹涌,五彩灯光映亮的巨大拱门,阶梯上堆满五色斑斓的花,走上去,跨进一片梦幻天地。金色串灯装饰的绿树,银色柱灯装点的石路,孩子手里提着星星点点的彩色灯笼,天空中飘浮着无数盏红色的天灯。从上午到晚上,从汉阳到武昌再到汉口,很兴奋很累,小摊上买了两串炸圆子和一串豆腐干,找一处石砌花坛边坐下来吃便餐。
经常来江滩公园,一个人,什么也不做,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白天看江上的船只,晚上看江岸的灯火。
江对岸的武昌城没入夜色,剩下一圈灯光的轮廓。和女儿跑到离江更近的沙滩上看人放孔明灯。一只很大的纸灯笼,人围着,一对情侣,祝福天长地久;一大家子老小,祝福家庭和顺,事业学业兴旺。
人们聚在一起,笑着说着叫着喊着,在纸灯笼里点燃蜡烛,充满气的灯笼鼓起来像个巨大的南瓜,红色透明光亮,从人们的手掌间飘起来升上去,冉冉上升,漆黑的夜色中如一只只光明眼,渐渐升高,渐渐变小,无数只孔明灯放飞天穹,天幕上缀满红光闪烁的星辰,悬浮在江滩的夜空。
真的很美!玩到很晚,在江滩公园里走,从江的上游走向江的下游,沿着江边那一条笔直宽阔的道。
身边的游人,快乐而悠闲。不需要问他们到哪里去,绵延不绝的道路,灯火映照着路边的花草树木,轮船在身侧不远的江心驶过,红的、白的、蓝的灯光,悄无声息地驶过夜的江流。空地上有人玩陀螺,木头大陀螺在长鞭下呼呼作响飞速旋转。城市在静夜里也充满了动感。
加载中,请稍候......